科研尖兵,向“新”而行。近日,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召開青年博士科研工作座談會,聚焦“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全校科研工作者中掀起推進有組織科研,服務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熱潮。
△ 座談會現場 通訊員供圖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居長志表示,職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事業的重要力量,職業院校也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區,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承擔著重要任務和使命。“青年博士是科研尖兵,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和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依托力量。”
在交流環節,青年博士代表們結合教學科研工作經歷,暢談了科研體會和今后科研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目標。同時,也交流了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困難和對學校的期待。
“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工作是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和選擇,要堅決摒除科研工作中自由散漫‘靠天收’的思想,要主動謀劃,善于作為,組建團隊搭建平臺攀登高峰。” 該校人文社科與科學技術處處長劉任熊說。
來自數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的丁勤博士、物聯網與智能工程學院的夏玉江博士都認為,職業院校的科研,要在分層承接形成新質生產力上下功夫,要聚焦自己攻讀博士期間的科研原點,以應用為導向。此外,做好科研也需要熱愛和情懷,要以學術為業,視學術研究為生活的一部分,把“碎片化”的時間串接起來。
“希望學校能改善實驗室條件”“希望提供有關學校的共享性資訊”“希望多購置自然科學方面的圖書和數字資源”“希望學校多組織些學術會議,多請些專家指導”……會上,不少博士也坦誠地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面對博士們的建議,居長志回應表示:“科研管理部門要樹立服務意識,科研管理工作者就是為廣大教師做好科研工作服務的‘店小二’,大家手里的材料有學校科研管理條線每個人的聯系電話和郵箱,我們會竭誠為大家做好科研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服務。”
居長志在會議總結時表示,學校將完善政策,優化流程,做好“四個轉變”,為做好科研工作創造條件,保駕護航。一是實現科學研究從“接單式”向“主動式”轉變,積極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樹立應用導向開展“立地式”研究;二是培養科研人才從“戴帽子”向“壓擔子”轉變,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和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需要,引導青年科研人員主動承擔重大科研任務,為早日建成高水平職業技術大學增添強勁動能;三是科研人才從“自由成長”向“定向培育”轉變,學校構建二級學院、學校、省三級創新團隊遴選培育機制,為青年科研人才規劃設計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發展路徑;四是科研管理服務從“資源驅動”向“綜合施策”轉變,既要單項獎勵,也講究綜合激勵,在科研工作的全鏈條、全過程中提供有效引導和組織保障,推動開展高水平高層次的科技創新工作。
據悉,目前,該校已有江蘇省新零售數字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江蘇省流通現代化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江蘇省食品安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江蘇省現代商貿人才培養應用研究協同創新基地、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研究等科研平臺。未來,學校還將創造條件,搭建和打造更多高端的科研平臺。
通訊員 王書潤 經科軒 現代快報/現代+ 記者 杜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