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傍晚時分,南京溧水幸莊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里就熱鬧起來,大樓里幾十個房間里的直播燈亮起,主播對著鏡頭熱情地介紹著產品,透過手機“小屏幕”,幫助溧水本地的特色農產品打開“大市場”。
近日,商務部等九部門印發《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用5年時間,在全國培育100個左右農村電商“領跑縣”、1000家左右縣域數字流通龍頭企業、1000個左右縣域直播電商基地、10000名左右農村電商帶頭人。
插上網絡“翅膀”,農副產品乘“云”飛出村,村民拓開致富新路子。記者從南京市商務局獲悉,近年來,南京打造縣域產業集聚區,加大農村電商人才支撐,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全市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去年全市農資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21億元,同比增長10.1%。
建設集聚區:年輕人“入園去”,農產品“出村來”
3月21日,記者來到溧水幸莊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一塊“江蘇省省級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的榮譽獎牌映入眼簾,作為南京兩家省級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之一,這里集聚了20多家直播服務企業和近百家各類電商企業,不僅有MCN機構還有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商。溧水區的草莓、藍莓、黑莓等農副產品在這里順著“網線”拓出了廣闊銷路,一年能賣4000多萬元。
電商產業園里的“95后”小伙陳龍飛是一位海歸,如今已經在溧水扎根了4年,成立了溧幸傳媒有限公司。提起為什么要做農村電商,陳龍飛說很早就瞄準了市場機遇,但讓他為之堅持的是3年前在傅家邊的一次市場調研。“那時正值草莓成熟,我看到一位阿婆就坐在田里吃,她說因為銷路較窄,不忍心這么好的草莓爛在地里,就只能吃掉。”陳龍飛告訴記者,這一幕對他觸動很大,當時他就想能不能通過電商的方式,幫助農戶賣貨。
很快,隨著溧水幸莊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的落成,陳龍飛的公司開了起來,團隊不少是“00后”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努力下,直播間一年能銷售300多萬元農副產品。曾經坐在田地吃草莓的阿婆也舒展了愁容,自家的草莓通過電商實現了2到3倍的增收。
從溧水區驅車往南,來到全省首批創成的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高淳固城湖螃蟹產業集聚區。這個18.4萬平方米的電商產業園里,集聚了幾百家企業,從辦公場地、人才培養、電商孵化、公用品牌等方面為企提供優惠和扶持。圍繞新媒體技術支持、直播培訓、產品對接、品牌建設及其他衍生增值服務等,園區全力打造直播電商、新零售業態發展的新模式,為農村電商集聚發展提供了關鍵性支撐,初步實現了高淳區內固城湖螃蟹產業的規模集聚。
南京蟹小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陳蕓也是一位“90后”,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高淳人,她記得老一輩銷售螃蟹時的辛苦與艱難,常常叫好不叫賣。2020年,她回到了村里,成立電商公司,招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讓螃蟹通過網絡“爬”出去,一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
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南京積極開展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建設工作,促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與電商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形成生產、加工、銷售、流通、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要素集聚、線上線下協調發展的新型電商園區。去年全市農資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21億元,同比增長10.1%。
營銷出“奇兵”:“電商+”做起來,線上線下串成鏈
包裝好的藍莓果干、罐裝藍莓汁、玫瑰手工皂、花茶、青梅果……在溧幸傳媒有限公司的直播間里,溧水“五梅(莓)”系列產品琳瑯滿目。“和城市的電商不同,農村電商銷售的主要是當地的農產品,而農產品有季節性強、保質期短等特點,有些采摘下來一兩天就壞了。”在陳龍飛看來,只為田間的農產品帶貨遠遠不夠,依托于溧水區無想田園區域公用品牌,直播間銷售起加工生產的農貨產品,串起了一條從田間地頭到加工生產到直播銷售、物流運輸的產業鏈條。
除了直接帶貨,陳龍飛的傳媒公司還是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商。“這段時間我們在直播間賣草莓券,市民可以憑券到草莓基地直接兌換,這樣不僅可以帶動草莓的銷售,還可以吸引更多人走進溧水。”這段時間,他正忙著準備溧水區即將開展的電商直播大賽,他計劃和草莓種植大戶合作,采用“電商+”的方式,讓消費者到田間地頭去體驗采摘,以此帶動溧水區域的旅游、農家樂、商業消費等多業態發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營銷需要出“奇兵”。談起螃蟹的銷售,陳蕓也有自己的“生意經”。
回鄉創業后,陳蕓先養了一年蟹,摸清門道后她在電商平臺開起了店。“生產現場就是直播間。”陳蕓介紹,每到螃蟹上市時,為了讓消費者能更加直觀地看到原生態的螃蟹,她把直播間架在了螃蟹倉庫。鮮活的螃蟹在塑料箱里吐著泡泡,主播現場熱情講解,高峰期一個賬號一場直播就能賣出10萬元。
陳蕓告訴記者,公司線上直播賣貨的同時,還自建了2000余平方米的南京固城湖產地大閘蟹和糧油干貨供應鏈倉儲,通過抖音、京東等平臺,帶動當地農民就業,推動本地區農產品的品牌宣傳。如今,陳蕓的生意已經發展到了廣州、成都、昆明、山東、天津、上海等地,通過當地的城市倉,提高農產品的發貨時效和周轉能力,降低了物流成本。
突破“人才瓶頸”:比賽、培訓多舉措,培育更多“新農人”
記者來到溧水幸莊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時,這里正在忙著裝修。園區運營方南京金莘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趙鵬錦介紹,農村電商很有發展前景,園區目前還有新的電商企業在陸續進來,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園區的基礎、配套設施都相對比較完善了,現在對于我們而言,最要緊的是人才。”趙鵬錦坦言,盡管如今已經有不少年輕人加入,但是與城市電商相比,農村電商人才依然匱乏,引不來、留不住、難培養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正在籌備舉辦農村直播電商大賽和相關培訓活動,以賽促學,進一步挖掘和培養電商人才,提升專業水平和帶貨能力。”這段時間溧水區商務局流通業發展科科長周峰正忙著活動的策劃與籌備,他告訴記者,今年該局還將聯合農業農村等部門開展“蘇貨直播新農人培育行動”,培育農業電商人才100人次以上,研發推廣涉農直播帶貨、老字號等傳統手工藝傳承等項目,提升涉農從業人員線上銷售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
高淳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著力破解農村電商發展人才瓶頸,聯合行業協會、高職院校、電商平臺等,采用“課堂+實訓”模式開展各類人才培訓活動,提升參訓學員提升電商創業就業技能;去年聯合江蘇省電商協會、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國家級授牌證書“電子商務師”培訓,目前參與培訓的首批學員已順利通過“電子商務師”培訓認定。接下來,將重點針對電商創業者、三農等群體,大力開展電商運營培訓,持續強化農村電商人才隊伍建設;并積極推動校企合作,拓寬電商技能培訓人員范圍,定期開辦“電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等培訓班,為農村電商培養“生力軍”。
記者從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今年將著力培養農村電商專業人才,發揮市、區兩級部門聯動作用,針對農村電商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趨勢,圍繞農產品品牌建設與運營、基礎操作技能提升等內容,積極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類別電商培訓。發揮高職院校、電商示范基地、示范企業作用,大力培育專業型、實用型電商人才隊伍。加強對大學生、農民工、退伍軍人等群體的培訓,不斷夯實農村電商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