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王超)2023年以來,江蘇連云港全市上下搶抓國家大力支持海洋漁業發展的契機,積極發展“向海經濟”。去年,全市漁業經濟總產值首次突破400億元,達412.97億元,增幅15.4%,其中一產產值246.7億元,可比增速8.2%。隨著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遠赴南極完成首航,綠鰭馬面鲀全產業鏈項目落戶連云港市,以及贛榆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建設、蘇魯海產品綜合批發市場部省共建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專業市場等一批重大項目的推動實施,連云港市“向海經濟”發展新格局初步構建,海洋漁業發展實力進一步壯大。
大項目不斷落地,推動深遠海養殖。落戶贛榆區的綠鰭馬面鲀全產業鏈項目,計劃投資7.9億元,建設各類網箱共計80萬立方米。目前,已簽訂7300畝海域投資框架協議和200畝海域租賃協議,通過環評論證并取得養殖證,一期12萬立方米大型網箱分段預制正在鹽城市響水縣制作,第一批組裝件將于近期運抵連云港市贛榆區柘汪鎮進行組裝。連云區連島現代休閑漁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0.5億元,實施6.5萬畝三倍體太平洋牡蠣養殖和生態開發利用、海珍品養殖及漁港水產品交易市場及配套設施建設。目前,已養殖三倍體太平洋牡蠣12000畝,牡蠣育種樁架正在養殖海域布設中,海參、鮑魚等海珍品預計9月底底播養殖。
聚焦謀局破題,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圍繞打造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南極磷蝦綜合開發及產業化示范基地,去年,“深藍”號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首航赴南極開展作業,已全部回運并通過連云港口岸入關。今年,南極磷蝦油一期生產線正式投產,全部建成后連云區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南極磷蝦產業集聚地。中國南極磷蝦資源應用研究中心,目前已與中科院上海營養所、湯臣倍健、新疆天山沃園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展研發。
加大投入力度,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去年6月,贛榆區獲批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建設試點,漁港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及整治維護項目正加快推進,一期南北岸碼頭面修復及卸魚棚已開工建設。部省共建國家級蘇魯水產品交易市場完成投資1.9億元,初步設計與拆遷等工作基本完成。贛榆區城發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海頭鎮海后村海產品電商服務中心、易客樂極生態電商中心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連云區升級擴建連島一級漁港,完成連島漁港防波堤及碼頭工程和漁港供配電照明、給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高公島一級漁港試點發展休閑海釣、漁事體驗觀光,去年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實現常態化批量接待游客目標。灌南縣加快沿海避風錨地建設,目前完成總工程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