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市堅持文化引領,積極探索“運河文化+”融合發展新路徑,以傳承促創新,以項目促發展,加快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千年運河在新時代下煥發新活力。
位于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文創產業園的宿遷奇瓦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晶瓷畫、燈畫等各類產品的文創企業。去年以來,企業結合市場需求,加大了新產品的研發設計,企業訂單量持續增長。
宿遷奇瓦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鄔國園說:“我們2024年第一季度訂單數方面有所增長,超過了25%以上,我們預計今年全年的總產值超7000萬以上。”
產業是富民之基。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宿遷市深入推進運河沿線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作為宿遷大運河文化帶輻射區,近年來,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文創產業園立足運河文化,重點招引文創產業類項目,著力打造文創產業集聚的特色園區。目前,園區已集聚文創企業20多家,企業年總產值約11億元,帶動就業1100余人。
鄔國園說:“隨著我們宿遷市運河文化帶強有力的打造,我們也結合我們公司實際,在產品的設計研發以及包裝等方面,會作出更多的創新點。”
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黨委副書記魏云峰說:“我們將圍繞創省級文化產業園的目標,主攻家居生活類文創產業,主攻漁文化創意產業,加快推進垂釣文化館,漁具展示展銷中心,漁具、魚餌料生產等在手項目的建設進度,打造漁文化產業集聚的特色園區。”
以文為魂,延續歷史文脈。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大運河三個歷史階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京杭運河宿遷境內的41公里,世界遺產段沿線生態景觀、文化遺產就有20多處,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資源,宿遷市堅持生態優先,加大水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力度,建設皂河龍運城、新盛街文化街區、中運河風光帶、運河灣公園、東關口公園、泗陽運河風光帶等項目,讓千年大運河堤岸綠、河水清。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宿遷水利遺址公園,通過挖掘運河灣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宿遷水文化和水利文化主題,著重打造“運河往事”,“宿遷水事”,“英雄的豐碑”等文化體驗空間,有效傳播了運河歷史文化。
宿遷市民吳紅說:“帶孩子來這里逛一逛,了解一下我們宿遷的水文化,增長孩子們的知識。”
宿遷市宿豫區井頭翻水站站長陳衛兵說:“水利展覽館利用燈光、影像等等實物向廣大市民主要介紹我們宿遷治水的光輝歷程。2017年我們被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情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社會各界團體及游客參觀近萬人次。”
近年來,宿遷市緊緊圍繞“一帶一核四組團”的整體空間布局,持續抓好運河文化項目建設,統籌編排了六大類36個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106.2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96.6%,29個項目達到或超過序時進度,洋河股份9號院酒文化展示區等13個項目建成投用。今年,宿遷市還將加快推進駱馬湖漁業風情村、宿遷森林動植物園項目(一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形成“串珠成鏈、連線成片”的整體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