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老行當數字化轉型迸發新活力

數字經濟的浪潮正改變著傳統行業的面貌,當下,眾多“老行當”推出新“打法”,迎來數字化轉型新機遇。

在浩瀚的江面上,船員們像陸地居民一樣,通過手機APP快捷接收“外賣”;在城市的任意角落,手機輕輕一點,專業的家政阿姨上門提供貼心服務。這一切,均得益于傳統行業與電子商務的巧妙融合,實體企業推出“云”打法、玩出跨界新電商,拓寬業務版圖,實現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電商領域涌現出的新業態和新生態,如同一場精彩紛呈的創新盛宴,為實體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中元 攝

南京城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中元 攝

聯名“混搭”,線上引流出新招

春日陽光正好,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不少都市白領手上都拿著一杯粉粉的生椰拿鐵咖啡。“這是瑞幸咖啡和潮玩品牌‘泡泡瑪特’聯名的新品,咖啡大同小異,不如喝一杯外觀好玩可愛的,而且口感也不錯。”在雨花軟件谷工作的“90后”程序員小林是咖啡“發燒友”,她指著咖啡杯上俏皮可愛的卡通人物“LABUBU”告訴記者,她經常在互聯網平臺看到瑞幸的跨界聯名飲品,基本每個月都有限定款,她覺得既有趣又新潮,忍不住要推薦給同事們。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瑞幸品牌的聯名“混搭”、線上“破圈”可謂多種多樣,去年,瑞幸咖啡和貴州茅臺的合作在互聯網上刷屏,讓“醬香拿鐵你喝了嗎”成為一句問候語,網絡爆梗和跨界聯名引爆了消費者情緒,“醬香咖啡”首日銷量達542萬杯,單品銷售額超1億元。之后,該品牌還陸續和椰樹椰汁、《貓和老鼠》、民族舞劇《紅樓夢》等大牌合作,跨界聯名頻頻“破圈”,成“拉攏”年輕消費者一劑“良藥”。

當下,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手段,跨界聯名、線上“混搭”、IP聯名已成很多品牌破圈密碼,傳統實體店、老字號大牌、新消費品牌等紛紛參與其中。

餐飲品牌“太二酸菜魚”與表情包界當紅IP“薩卡班甲魚”聯動,一時間,圓睜雙眼、古靈精怪的表情包開始游弋于紅椒金湯之間,幾乎霸占了小紅書等年輕人鐘愛的社交平臺。新潮甜品“好利來”蛋糕店與芭比娃娃聯名,喚醒無數網友少女心;著名涼茶品牌王老吉通過和知名游戲“王者榮耀”聯名,讓經典國貨與國風美學深度交互;冷酸靈牙膏與餐飲品牌“小龍坎”聯名推出“火鍋牙膏”爆紅網絡……

不同領域不同品牌的跨界聯合是一種雙向共贏,互聯網的發展普及也為跨界話題發酵提供了土壤,越來越多消費者能關注到固有形象或受眾群體較為單一的品牌,品牌形象的改變能更好地觸達新的消費者,線上引流、聯名混搭的“云”打法,為各行各業增添新動能。

電商“跨界”,線下延伸展宏圖

老行當紛紛“抱團”在線上找出路,“破圈”吸引新客群,南京許多企業也加入“跨界”賽道,擁抱電子商務這片藍海,進軍全新的業務領域。

千喜家政是一家由下崗職工創業的家政公司,負責人馬總說,企業成立第一年只簽了11單,發展遇到瓶頸。這時,雨花臺區企業江蘇斑馬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斑馬的共享家政職業培訓學校,給員工做公開課、面試演練,讓我這種沒有能力創建培訓學校的傳統家政公司,能提升服務人員服務質量和標準。通過和斑馬合作,阿姨派單面試通過率更高。合作2年下來,千喜家政從3家店發展到6家直營店,優選阿姨增加600多名。”他說。

斑馬為傳統家政企業賦能,為家政企業提供互聯網電商系統、服務供應鏈體系,幫助家政企業轉型互聯網、優化服務供給,實現企業新舊動能轉移。線上通過訂單共享,讓家政企業之間實現人力資源共享,使有服務人員沒有訂單的企業和有訂單沒有服務人員的企業,實現最大化的資源匹配。

市民打開“斑馬好到家”APP,指尖“點點”家政阿姨就可快速完成匹配,該企業研發的“家服e”全國家政信用平臺還是家政行業的“大眾點評”,家政企業“一企一證一碼”、服務人員“一人一卡一碼”,讓百姓放心消費、敢消費。

不僅是傳統的家政行業,古老的航運行業也插上“云”翅膀。南京企業江蘇長江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長江匯”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探索長江上首個“無人機配送到船”項目,協同大疆司運系統、中國聯通5G搭建長江水上無人機物流配送平臺。

從此,船員在船上可以用“長江匯”APP挑選商品,發送錨地定位后,即可在船上坐等無人機“外賣小哥”送貨上船,“船運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放在以前,在船上點‘外賣’,想都不敢想。”船員老李在水上工作已有30年,以前用“老人機”,上船后只能接打電話。“如今,水上生活大變樣,可以用智能手機線上點單、觀看電商直播,無人機或配送船送到手邊,不靠站不上岸,就可以完成物資補給,十分方便。”他說。

緊跟趨勢,優勢互補方長遠

數字經濟時代,電商新模式亮點不斷涌現,眾多企業順勢而為,找風向、探市場。某種程度而言,電商平臺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的“一部分”,二者呈現相互促進、相互成就的關系。一方面,傳統行業觸“電”上網,為大眾帶來豐富多元的消費場景;另一方面,電商平臺依托自身數據分析與市場洞察能力,賦能實體經濟,助企轉型升級。

在南京,這一趨勢尤為明顯。作為首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南京電子商務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南京共有1.8萬家電子商務企業主體,電商店鋪數量達29.3萬家,直接從業人數約70萬。在商務部公布的2023年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名單中,全省12家企業上榜,南京共有5家,占比將近全省的一半。此外,南京不少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通過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或與現有電商平臺合作,將產品和服務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規模大、創新力強、發展勢頭好等優勢,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南京應進一步發揮作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優勢,為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支持。例如,政府可通過加強政策支持與引導,出臺激勵措施降低企業轉型門檻;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幫助企業解決運營問題;鼓勵技術研發與創新,提升電商平臺服務水平。

“無論是線上玩聯名‘混搭’,還是線上線下‘跨界’合作,都要緊跟當下的市場潮流趨勢,確保電商新模式與實體行業的發展步調一致,從而助力實體行業補齊數字化短板,同時依托電商平臺的優勢,延伸實體產業鏈,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擁有近十年電商領域豐富經驗的專家谷韻文說,順勢而為的電商合作能為實體帶來“破局發展”,若是缺乏深入了解、沒有契合產業特點的“強扭之瓜”,則可能會加速實體的衰落。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肖凡 朱旖旎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