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中國式現代化徐徐展開,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新質生產力發展欣欣向榮。年輕的新農人們,正深入鄉土中國深處,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鄉土中國 青春力量》第二季今天正式推出,我們將繼續帶您走進田野,展現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的“新質”人才故事,記錄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的生動實踐。
江蘇省南京市金色莊園研發中心研發助理 楊日盛:
我是楊日盛,(19)96年的山東小伙,2022年研究生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畢業后)入職金色莊園,現在是研發中心研發助理。
當時我就知道,金色莊園是全國單體最大的草莓種植基地。而且,這里還有智能種植和冷鏈倉儲運輸技術。農業加上高科技,這讓我做研究非常動心。
我小時候經常跟著父母下田,在地里面朝黃土背朝天干活,非常辛苦。像我們金色莊園已經開始實現“西裝革履種草莓”了,人也穿得比較干凈,在田里種完草莓之后,身上也干干凈凈的。
體面舒適的種植方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目前,公司有一個新模式就是合伙人模式。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不知道去干什么工作,就先招錄到我們這邊來加入合伙人。我們為他們提供整套設施條件,然后他們根據我們的技術把草莓種好,讓他們能夠從草莓種植中掙到錢。
一般的草莓都是陸地栽培,后來我們跟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做了超高壟栽培。他們可以站著作業,大家也能輕松(種植草莓)。
(這個壟)起高了之后,對光溫水氣這塊要求更高。我們在土壤中就要做到精細化管理,每一塊田里我們會用一些溫濕度計,包括物聯網這一塊時刻監控草莓的生長動向。土壤我們會定期地檢測pH、EC值。像眼前這條23米的高壟草莓架,土壤里就插著3個傳感器。如果它的pH值偏低或偏高了,我們會對土壤進行調整達到草莓適宜的范圍。
但是,我們現在慢慢實現了草莓種植的“零化學農藥”。現在我們育苗率基本上都能達到90%以上。草莓苗一般是9月份定植下去,一直到來年4月底。在這一個期間,我們草莓產量基本上能達到1500斤/畝,甚至更高有2000斤/畝。
2022年我們引入智能分揀機器,是專門用來做草莓分揀的。它的自動化程度比較高,可以測定草莓的重量,進行大小果分級,還可以通過光測進行糖度測定。
我們通過設定好果實的大小跟糖度之后進行分級,包裝打包帶走就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我們在國內率先采用快速預冷技術,讓草莓這種“嬌貴”的水果能夠運送到千里之外的深圳等地方。從草莓采摘之后,快速預冷技術一小時內,將草莓的果心溫度從25℃降到2℃—3℃。它的呼吸速率就變緩。
它硬度也會降得慢一點。損失率大概由80%,到現在降低到5%以內。
有了先進的運輸技術做支撐,現在我們草莓已經開始銷往海外了。2024年1月初,金色莊園首批390公斤的新鮮草莓抵達新加坡,成為全市首批走出國門的草莓鮮果。
江蘇省南京市金色莊園副總經理 吳英強:
這個旋轉式草莓栽培設備,也是我們的小伙伴在生產中摸索出來的。它的光照度非常均勻,也很有觀賞性,操作起來也很便捷。這個裝置經過兩年時間不斷改造優化,2023年年底才把這個發明專利申請下來。
年輕人是我們公司最大的一個財富。管理人員就有150多名,平均年齡大概是(19)92年(出生的),這還是比較年輕的一個團隊。我們整個年輕的團隊在所有的草莓生產全產業鏈各個點中,都發揮了年輕人的創新、活躍的這種思維(特點)。
農業真的是一片很廣闊的天地,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到我們的田間地頭,把中國的農業基石建筑得更牢固。
總策劃 雙傳學 顧雷鳴
總監制 高坡
監制 潘青松 田梅 朱威
“蘇鄉新青年”大型主題調研團隊
文案:徐亦丹
攝像:胡楠 曹凱琪 吳俊
剪輯:胡楠
美編:朱麗
指導單位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本次行動全程戰略支持
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