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革命文物說 解讀渡江戰役勝利密碼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這場意義非凡的勝利之戰擊碎了國民黨政府“劃江而治”的夢囈,為國共內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75年后,重走渡江路,一件件革命文物激蕩起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紅色記憶;一個個繼往開來的歷史瞬間又一次在心間被定格。

循著“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戰斗號角,一起解碼文物中的渡江精神。

渡江戰役前夕,人民解放軍在南京定下的這份《愛民公約》,承載著一顆顆跨越七十五年的愛民之心。



這份《愛民公約》寫在紅色布條上,由當時的解放軍戰士霍清梅制作,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嚴明軍紀,正是當時人民解放軍愛護人民、服務人民優良作風的最好見證。

“京電號”小火輪,吹響了南京解放的沖鋒號。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飲馬長江,屯兵江北,做好了渡江作戰的準備。但因國民黨軍隊的阻擾,長江北岸已沒有可以渡江作戰的船只。幾經輾轉,運送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的使命,落在了當時停靠在下關碼頭的“京電號”身上。4月23日零時,“京電號”載著偵察員向江北起航。在隨后的11個小時內,“京電號”先后運送了1400多名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渡過長江,成為攻占南京的“渡江第一船”。

黃山炮臺目睹了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勝利的傳奇。



江陰要塞被稱為“江防門戶”,是徹底摧毀國民黨軍長江防線三大突破口之一。唐秉琳、唐秉煜等要塞國民黨軍官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并長期策反國民黨中上層,與解放軍派遣干部默契配合,為了一個即將影響解放進程的偉大時刻默默堅守。1949年4月22日晨7時,唐秉琳召集要塞官兵,在黃山炮臺宣布江陰要塞成功起義,并與解放軍29軍勝利會師,立下“渡江第一功”。

一封封飽蘸家國情懷的書信,訴說著共產黨人的絕對忠誠,飽含著勇于擔當、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



上海解放戰役時任第29軍260團3營副指導員張勇,在給新婚妻子的最后一封家書中寫道:“最后的戰斗我堅信一定勝利,但也是艱苦殘酷的。我卻不怕,我將愿貢獻我的一切給這一戰斗,為了永久的和平與享福,努力吧!”這封家書寫完僅5天后,張勇犧牲在月浦攻堅戰中。



1948年,中共地下交通員唐堅華夫婦被抓捕入獄。為誓死保守地下黨組織策動江陰要塞起義秘密,唐堅華夫婦帶著幼子在獄中煎熬,在獄中傳出血書以示對黨的忠誠。

一艘艘木船、一面面旗幟,體現了人民軍隊走向勝利的根本所在,成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歷史見證。



百萬雄師進逼長江,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缺乏船只和船工。安徽安慶船工陳文義、陳正華父子駕駛自家船只踴躍報名支前,又作為先鋒船,率先送解放軍登上長江南岸,榮獲“渡江第一船”獎旗。落款為“一零六團”的獎旗上書“獎給水上英雄”,中間“渡江第一船”五個大字十分醒目。



渡江戰役期間,泰州人民積極支前,籌集了一萬多條船只運送解放軍過江。現存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的渡江木船,曾是泰州市高港區永安洲鎮漁民周德宏父輩的捕魚用船。木船周身布滿槍孔彈眼,隨處可見木塞堵眼的痕跡。當年解放軍幾乎全是依靠這種木質漁船橫渡長江。一個個無名船工也是這場戰役的幕后英雄,他們共同譜寫了一曲軍民并肩戰斗的勝利凱歌。

……

每一次歷史的回眸,都是一次初心的回望。革命文物宛如一塊塊拼圖,拼湊起那些有關渡江戰役的歷史記憶。行萬里程,不忘來時,75年后,“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渡江精神依然歷久彌新,激勵我們勇往直前,逐夢前行。

(聯合采制:我蘇客戶端、江蘇新聞廣播、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安徽綜合廣播、泰州廣播電視臺、江陰市融媒體中心、丹陽市融媒體中心、揚州市江都區融媒體中心、靖江市融媒體中心)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