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連續五年位列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江蘇如何持續發力?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衡量一個地區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為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5月6日,省政府召開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全省營商環境建設相關情況,并就下一步重點任務作安排部署。



   推進政策落地,努力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

今年以來,江蘇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回升向好態勢,離不開投資江蘇、扎根江蘇的廣大經營主體。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培育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出臺一系列撬動性政策,采取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全省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經營主體總數超1452萬戶,成為全國首個在冊個體工商戶總量破千萬的省份;現有外資企業總數4.3萬家,世界500強中有超過400家在蘇投資,2023年實際使用外資規模253.4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國首位。江蘇連續五年位列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南京、無錫、蘇州獲評“最佳口碑城市”。

“2022年,江蘇成立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一體推進政策、市場、政務、法治、人文‘五個環境’建設。”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紹,在政策層面,全省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2023年先后出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28條以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2185億元。強化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打造江蘇“一企來辦”企業綜合服務新平臺,提供涉企政策和辦事信息咨詢、惠企政策兌現等8項應用服務。

為將政策的“肥”精準施到經營主體發展的“根”上,江蘇以提升服務效能為重點,在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上下功夫,努力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從公布行政許可事項清單722項到開設“一企來辦·蘇稅援”涉稅專業服務平臺,一系列舉措從企業視角出發,充分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截至目前,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已連續7年在國辦調查評估中位居全國前列。

“我們積極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著力打造因需而變、數字支撐、快速響應的‘敏捷服務’。”江蘇省數據局副局長張旻表示,根據“高效辦成一件事”第一批13個重點事項清單,省數據局與牽頭部門、責任單位建立高效聯絡推進機制,成立專班集中開展業務和技術攻關。“江蘇承擔的企業信息變更、開辦運輸企業、企業破產信息核查和社保卡居民服務等4個創新示范‘一件事’均印發實施方案,并先行落地,率先見效。”

在此基礎上,省數據局創設“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信息問答,依托全國首創的政務信息大辭典“熱線百科”,讓企業和群眾知曉“高效辦成一件事”相關政策和辦事服務流程。目前,4個創新示范“一件事”已匯聚19個分類和1115對問答,供企業群眾隨時查詢使用。

做好政務服務的同時,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也將進一步增強經營主體政策紅利的獲得感。“2023年以來,我們多渠道精準推送稅費政策3.47萬批次。向大中型、‘專精特新等企業推送減稅降費紅利賬單348萬戶次。”江蘇省稅務局總會計師徐向東介紹,江蘇不斷豐富線上稅費服務場景,已實現99%以上的納稅申報網上辦理,98%以上的稅費事項非接觸式辦理;在實現148個稅費事項線下審議通辦的基礎上,依托征納互動服務,全面升級跨域通辦場景。截至目前,全省已跨域通辦36萬筆稅費業務。“下一步,我們將重點聚焦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助力江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促進公平競爭,堅持不懈優化市場環境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離不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江蘇高度重視、持續優化市場環境,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不斷強化競爭監管執法,著力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市場環境。”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琪宏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統籌推進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著力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以高質量競爭監管的實際成效,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促進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優良的市場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和生態,也是吸引跨國投資的關鍵競爭因素。

圍繞更好支持和服務外資企業,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孫津介紹,2024年年初,江蘇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若干措施》,針對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關切,不斷完善和優化外資企業關心的具體政策,如鼓勵類項目進口退稅政策,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相關政策,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以及在江蘇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的相關政策等。

“支持和服務外資企業工作是沒有止境的,就像營商環境建設一樣一直在路上。今后,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共同努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在江蘇發展提供更大助力。”孫津說。

維護合法權益,營造文明和諧的營商環境

高效運轉的市場經濟離不開法治化營商環境。為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建設的最好品牌和核心競爭力,江蘇著力打造嚴格保護合法權益的法治保障環境和寬嚴相濟的市場監管執法環境,讓經營主體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2020年,江蘇出臺《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先后修訂、出臺招標投標條例、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南京、無錫、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泰州等7個市出臺本地營商環境法規。在此基礎上,全省部署開展行政執法提升三年行動,開展優化行政處罰權賦權試點,32家省級主要行政執法部門均已制定行政裁量基準,促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全省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制定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三張清單”6978項。

法治是營商環境“最硬內核”,高品質的人文環境則如引鳳來棲的梧桐,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近年來,江蘇積極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政企溝通渠道,讓越來越多的人才、企業、資本向往江蘇、選擇江蘇、扎根江蘇。著眼全省各地,各部門正多渠道多方式傾聽企業心聲,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南通推出“我陪群眾走流程”活動,徐州推出“企業點餐——部門服務”政策機制,蘇州打造企業動態感知系統為企業提供融資對接和產業鏈暢通等“一站式”服務,揚州開通“辦不成事”局長熱線,無錫推出外籍人士便利化10項措施,打造出入境、支付、消費、經商工作、居住出行、教育醫療等6個便利化場景……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也吸引著企業紛至沓來。

“未來,江蘇要建設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的營商環境,建設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營商環境,建設推動江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做示范的營商環境。”林康表示,江蘇將在用好存量政策基礎上,針對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的增量措施。與此同時,江蘇將繼續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暢通完善政企溝通機制,構建民營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形成常態化政府與民營企業面對面交流直通機制,完善企業訴求閉環管理。“我們還將鼓勵基層創新,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進行差異化探索,開展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優秀案例評選,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江蘇經驗’。”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柏麗娟 孫秦旺

編輯: 柏麗娟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