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省委書記信長星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調研。他指出,作為全國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綜合研究機構,南京地湖所歷史悠久、科研領先、貢獻突出。希望南京地湖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面向科學前沿,服務國家需求,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從巴山蜀水到天山腳下,從青藏高原到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南京地湖所科研工作者的奮斗足跡。信長星首先參觀了研究所歷史建筑和所史館,詳細了解發展歷程、學科布局、研究成果、人才培養等情況。他指出,多年來,南京地湖所開中國湖泊科學研究之先河,形成了完整的湖泊學科體系,發展了流域地理學,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要發揮學科優勢,勇攀科技高峰,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湖泊科學和流域地理學研究中心。
太湖藍藻水華及湖泛監測預警平臺由南京地湖所科研團隊自主研發。信長星觀看平臺演示,聽取實時水質監測、藻情形勢研判、水華概率預測等情況介紹。他說,治理好太湖,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是關系子孫后代的重要工程。當前,我們正在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希望大家繼續深化研究,為太湖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調研中,信長星與研究所負責同志、科研人員座談,圍繞湖泊沉積與環境演化、江湖生態環境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話題深入探討,并交流了研究所改革發展的最新舉措。信長星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湖泊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也是碳循環的重要節點。江蘇水網密布,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既是寶貴的財富,也對保護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湖所扎根南京、面向全國,孕育了許多獨樹一幟的重大成果,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大有可為。希望地湖所科學把握流域特征,持續攻關湖泊治理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助力實現湖泊生態環境根本好轉。深耕湖泊碳排放控制、生態系統碳匯等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積極搶占制高點,助力推進“雙碳”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江蘇正在加快構建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地湖所擁有一批高能級平臺載體,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建好用好科研平臺,在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展現更大作為。我們將為地湖所發展創造更好環境、提供更好條件。
省領導儲永宏、方偉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