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囑托,春風化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在江蘇教育系統中引起熱烈反響,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第一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既倍感振奮,也深受教育。大家紛紛表示,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以新氣象新作為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
江蘇省教育廳:
以新氣象新作為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
近年來,江蘇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先后出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大思政課”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點任務、重大行動和重要舉措,不斷完善思政課建設的總體設計,思政課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為下一階段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現代快報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江蘇將持續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持續加強思政課改革創新,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要問題,辦好落實立德樹人關鍵課程,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構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選優配強思政課教師隊伍,以新氣象新作為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
南京大學:
創新探索思政課呈現形式,讓三尺講臺吸引更多學生
“總書記強調,要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不僅明確了思政課堂的地位,也為我們的工作指引了方向。”從事思政課教育教學30年,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沈伯平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讓黨的創新理論進課堂。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沈伯平
從“扶貧看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到今年“人工智能與倫理”,沈伯平每年都會確定一個主題,讓學生自由組隊,上臺演講,再由同學點評。在南京大學的“翻轉課堂”上,同學們從思政課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參與者。經過十年時間的實踐,“翻轉課堂”的學生作業材料也已經積累了近100萬字。
“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學科,我們不斷創新探索思政課呈現形式,不僅希望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真正發自內心關注思政課、關注黨的創新理論,也希望思政課內容時講時新、與時俱進。”沈伯平表示,要將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落實到行動中,讓思政課的三尺講臺吸引更多學生,為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接續奮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講好新時代故事,助力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智教授介紹,學校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英才、為國鑄重器,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建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智教授
作為省優勢學科、示范馬院,學院以高水平平臺、高水平師資團隊支撐思政課質量提升;探索“川流不息”思政課創新模式,引領事關科技強國的英才成長,一批學子成長為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先進典型,大量畢業生獻身國防、投身突破“卡脖子”的重大科工領域,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王智表示,今后,南航將繼續緊扣新時代新征程教育使命,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講好新時代故事,深化推進大思政課工作體系和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助力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南京醫科大學: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高質量建設的根本遵循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感到使命光榮,備受鼓舞。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重要指示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根本遵循,也讓我感到工作方向更加明晰。”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陶林教授表示,思政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構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
△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陶林教授
結合醫學院校特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應同向同行,思政課程和醫學人文精神融合,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繼續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及時融入思政課教學。”陶林說,接下來,他們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契機,結合南京醫科大學建校九十周年校慶的重要機遇,積極開展專題調研,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使用大師資,構建大平臺,嘗試大課堂,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偉力,做新時代健康中國的守護者。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辦好思政課,扣好大學生人生第一粒扣子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師生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作為思政課老師的我們倍感振奮。”學院思政課教師欒輝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肩負著為學生心靈注入“真、善、美”,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使命,責任極其重大、使命極其光榮。近年來,學院實施高水平思政課程建設工程,系統謀劃思政課改革創新工作,奮力推動省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欒輝
欒輝表示,她將始終按照思政課教師“六要”要求,努力鍛造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牢記思政課教師的育人初心,扎實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心用情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用智慧和關愛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
常州市鐘樓區教育局:
不斷涌現一批既“深”又“活”的優質思政課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思政人,我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常州市鐘樓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楊文娟表示,鐘樓區委教育工委、區教育局將一如既往全面推動“大思政課”改革創新,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常州市鐘樓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楊文娟
鐘樓區近年來積極打造“江南第一燕·行走的思政課”,創新推動思政課走出教室,與實踐結合、與生活融通。經過實踐與探索,“立志之路”“奮斗之路”“報國之路”等8條實境式體驗線路精彩亮相,47個教學實踐基地成功建成,“1357”實施標準與框架基本形成,構建起館校一體、企校一體、家校一體的協同育人新格局,入選“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楊文娟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大思政課”教育孩子們爭做“江南燕”,愛國愛家;爭做“報春燕”,扮美家園;爭做“第一燕”,積極向上,不斷涌現一批既“深”又“活”的優質思政課,讓孩子們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精神明亮、蓬勃生長。
徐州市云龍區教師發展中心:
構建小學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新格局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們教師信心底氣更足,為思政教育的創新指明了方向。”徐州市云龍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宋梅介紹,近年來,她一直關注思政課程建設工程,不斷研究創新育人模式,今年1月,她主持申報的《協同育人視域下小學思政課程生態圈實踐建構》項目成功入選江蘇省基礎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研創工程。
△徐州市云龍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宋梅(右)
該項目以協同育時代新人為指向,以小學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為兩翼,以主體協同、課程融通、資源共享、空間共建為路徑,探索先鋒模范“大”思政課、“國旗下的思政課”、“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課”、“家長成長學院親子思政課”等課堂教學策略,創新“雙師教學·協同育人”的教學實施模式,實現師師協同,課程互聯。“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創新模式,豐富課的厚度、拓展教的廣度、提升學的效度,構建小學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新格局。”宋梅表示。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以“同心圓”大思政育人系統建設,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讓我們更加堅定目標方向。”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黨總支書記孫小紅介紹,學校是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學校,開設的樹人“同心圓”大思政育人系統全面統籌思政教育資源,發揮思政課程創新育人、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綜合實踐融合育人、多元評價激勵育人共同作用。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黨總支書記孫小紅
學校充分調動多元主體力量,通過“樹人良師”省級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好家長學堂建設和館校合作等社會合作探索,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交響合奏”的全員育人機制,共筑思政育人的“同心圓”。孫小紅表示,學校將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以“同心圓”大思政育人系統建設,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秦淮科技高中:
不斷豐富和完善校本課程,開展思政一體化教育
作為江蘇省第一所以“科技”冠名的普通高中,南師附中秦淮科技高中秉承南師附中高品質辦學理念,在高質量實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完善校本課程,搭建多元化特色育人平臺,開展思政一體化教育。
△南師附中秦淮科技高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卓斌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秦淮科技高中黨委書記、副校長卓斌表示,學習了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后,學校將繼續秉持系統性、整體性和全面性的育人理念,深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在目標、內容、方法、形式、途徑等各個環節中,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方式、促進思政教育有效銜接、分層實施、整體推進,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人文情懷、科學素養、創新意識的一流拔尖創新人才,“讓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生氣勃發、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構建“3+1”思政與全學科協同育人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讓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同時也愈加感受到,學校在思政課建設方面要貼近學生,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南京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李海燕表示,多年來,學校堅持將“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全學科教學實踐,完善工作機制,注重資源整合,強化協同合作,構建“大思政課”工作體系,切實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南大附中和南京大學共同打造“南大學長說”思政品牌項目
作為江蘇省中小學思政育人特色學校和南京市高中思政課程基地,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核心地位,構建“‘3+1’思政與全學科協同育人”的格局,“3”即思政課程、思政課堂、思政課題三位一體,“1”即指打造一支校內外協同的全員思政育人隊伍。“為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我們南大附中人將繼續作出新貢獻。”李海燕說。
淮安市新安小學:
傳承新旅紅色基因,培養新時代小好漢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淮安市新安小學廣大師生深受鼓舞。淮安市新安小學是著名的少年兒童革命團體新安旅行團的母校。該校校長張大冬表示,學校一直把新安旅行團光榮傳統作為立德樹人的生動教材,排演兒童劇《新安旅行團》,組建小好漢宣講團,舉行紅色故事宣講大賽,尋訪新旅老團員,開展“小好漢重走新旅路”社會實踐活動,讓新旅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
“接下來,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和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構建‘紅色認知—紅色體驗—紅色踐行’的育人路徑;組建傳統文化社團,開展‘我們的節日’文化體驗、主題閱讀等活動,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載體與形式;落實‘大思政課’理念,打造‘場館里的思政課’,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發掘‘學科育人’價值;堅持‘五育’并舉,構建體育、美育、科技、勞動育人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新時代小好漢,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張大冬說。
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
與高校建立聯盟,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徑
“總書記在思政課的重要性、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師資隊伍建設以及上好思政課的方法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要求,給學校的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子貴介紹,學校毗鄰南京理工大學,為小學開展思政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南理工實小以推進“南京理工大學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建設為契機,形成了思政課師資培育、教學研討、集體備課等常態化工作機制,將“協同育人”推向新高度。
△南理工實小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子貴(左一)
學校創新打造了“院士中隊”這一思政育人品牌。到目前為止已創建了王澤山等6位院士命名的共13支院士聯合中隊,形成了以學事跡、講故事等為實踐模型的《院士中隊建設發展基本范式》。這樣生動的思政課形式,讓學生更加愛聽愛學。“接下來,學校將構建‘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充分凝聚起各學段、各門課程‘協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合力。”
通訊員 王偉 馬俊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黃艷 于露 李楠 戴明夷 張曉培 李子璇 顧瀟 陸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