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新江蘇訊(記者 浦瓊月)鄉村振興,人才先行。為培養出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村殘疾人致富隊伍。5月22日,2024年全省殘疾人“新農人”數字素養培訓班火熱開班,此次培訓班由江蘇省殘聯與省農科院聯合舉辦。
今年年初,省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向各市下發《關于做好2024年全省殘疾人“新農人”精英成長營參訓人員摸排推薦工作的通知》,最終35名學員通過選拔參與本次培訓。
從我省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數據看,全省農村戶籍殘疾人占比達到76.6%,近50萬人,數量多、幫扶難度大,是殘疾人就業服務工作的重點。
“為此,有針對性的廣拓渠道、全面加強農村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激發農村殘疾人內生動力,促進和穩定農村殘疾人就業創業,是今后我省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工作重點。”省殘聯副理事長廖章波告訴記者。
據了解,2023年,省殘聯與省農科院合作舉辦了全省農村殘疾人新型實用技術(家庭農場)培訓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去年我參加了全省第一期農村殘疾人新型實用技術培訓班,通過培訓班的提升,我找到了自己從事農村種養殖的著力點,現在主要研發銷售生物菌肥。”來自連云港的學員胡芳斌告訴記者。
50歲的胡芳斌,從事農業種養植已有10余年,有100畝的農場作為參觀學習基地,這一次他又報名參加了培訓班,今天還給同學們帶來了農場生產的水果黃瓜和番茄。
“用生物菌肥技術培育蔬果,不僅讓農作物增產增收,還大大提高了其營養價值。”胡芳斌告訴記者,“這次除了想把生物菌肥技術給大家介紹一下,還想跟專家請教水蛭水腫的問題。”
開班式上,江蘇省殘聯與省農科院共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優勢資源,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江蘇省農村殘疾人培訓服務新體系,聚焦有就業愿望、就業能力且生活能夠自理的農村殘疾人,加大力度幫扶其參加生產勞動和就業創業實現增收。
省殘聯副理事長廖章波表示,希望各市以這次活動為契機,主動加強與各地農科院所合作,協力共建培訓服務體系;要將集中培訓和個性化指導緊密結合,培養本地農村殘疾人人才隊伍;突出針對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需求,線上和線下培訓模式相結合,將農村殘疾人培訓工作做細做實。
據了解,本期培訓班為“新農人”精英成長營第一階段,通過專家問診環節解答并深入了解殘疾人生產經營中存在問題和需要,下步將根據學員實際需求,與省農科院新農學院共同制訂學員成長方案,進行第二階段個性化指導服務。
“我將把培訓班上學到的知識、技術傳授給家里的殘疾兄弟姐妹,讓他們也能夠學到文化、學到技術、學到致富的本領。”胡芳斌說道。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