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客戶端訊 由中央宣傳部部署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活動接近尾聲。 跟隨記者鏡頭來到火熱的生產第一線,我們看到“星星之火”攪動深海,“一條錨鏈”牢牢穩住全球領先地位;小葉片托起大飛機,全速進擊“藍天賽道”;無人機產業新賽道,推動“低空經濟”向云端;光伏企業26次刷新世界紀錄,跑出“追光”加速度……越來越多的先進優質生產要素正在江蘇匯聚奔流,一起感受“江蘇速度”。
一條錨鏈,何以攪動深海?“鐵匠鋪子”里點燃的“星星之火”何以錨定全球市場?在泰州靖江的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工廠里,錨鏈纏繞在一起,按堆擺放在地面上,這些錨鏈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船用錨鏈和系泊鏈產品占據了約60%的全球市場。歷經四十多年發展,如今的亞星錨鏈已從村辦企業一躍成為造船、航運、海洋工程三大領域公認的“世界優秀工廠”,年產能達30萬噸,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錨鏈生產龍頭企業。
一枚小巧的葉片,卻能直接影響航空發動機工作效能和使用壽命,這背后有怎樣的“玄機”? 走進位于無錫空港經開區的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排排智能化設備正在高速運轉,技術人員嫻熟高效地進行著各項操作,一片片閃著銀光的航空發動機葉片從自動化生產線上下來。它們將被安裝到國際主流發動機型——LEAP發動機上,助力空客A320、波音737、商飛C919等大客機安全飛行。
南京市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試驗區是2020年經國家民航總局批復成立的13個國家級試驗區之一,試驗區核心區的浦口區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取得創新成果,率先建成了“一中心兩平臺多場區”的低空經濟發展的支撐體系。如今,基于全國首個5G低空智聯網的智慧立體巡航體系在長江南京段建成,可實現長江巡檢、不停船購物、應急救援等應用。未來三年,南京市低空經濟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提出力爭2026年全市產業規模發展超500億元。
1864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地心游記》曾描繪了一個奇幻的地下世界。百年之后,科學家們如何探究地球內部奧秘?徐州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主攻“深地資源與空間開發”研究方向。實驗基地已建成2萬平方米、10萬立方米,運行4個方向7個平臺和1個國家地震監測站。
走進天合光能淮安基地的電池生產車間,AGV智能小車運送電池片來回穿梭,機械臂組裝各類零部件。這家深耕光儲智慧能源的企業,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如今,企業在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和組件輸出功率方面,已經先后26次創造和刷新世界紀錄。2023年,天合光能營收突破千億元,業務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年產出的清潔電力,減排效力相當于種了151億棵樹。
從2007年研制成功1.5兆瓦風電機組,到2022年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的16兆瓦風電機組,鹽城大豐區風電裝備企業金風科技,建成了國內最大的綜合型海上風電基地。鹽城這家企業提供了中國市場近25%風電機組、全球市場超過11%的風電機組,新增風電裝機連續十三年中國第一、連續兩年全球第一,擁有全球專利技術申請7100多項,成為國內擁有授權專利最多的風電整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