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揚州江都:向“綠”而行 龍川河畔綠意濃

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來到位于大運河與淮河入江水道的交匯處——江都水利樞紐。2013年11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運行,浩浩長江水從這里千里奔流送往北方。站在這座亞洲最大的泵站,眺望“一江清水向北流”,也見證著這座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城市——揚州江都向“綠”而行的鏗鏘足跡。

地區生產總值、工業開票銷售等重要經濟指標持續多年居全市首位;20億、50億、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好戲連臺;城市排名躍居全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區第27位、投資潛力百強區第33位、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6位;扛起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城市及長江、運河沿線城市的使命擔當,12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100%……向“新”向“綠”而行,龍川大地風景正好、綠意漸濃。

江都區委書記朱莉莉說,江都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響應揚州邁向“萬億之城”的奮進號角,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加快推動地區生產總值、工業開票銷售朝著兩個“兩千億”的新臺階邁進。

■治污增綠,構筑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高效轉化通道

沿運河蜿蜒而行,記者來到被譽為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取水源頭。仲夏時節,大運河江都段水清岸綠,江都水利樞紐銀杏大道群綠掩映,讓人心曠神怡。



江都水利樞紐。 資料圖片

看得見的是碧水蕩漾、綠樹環繞,看不見的是江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服從服務于國家戰略的強大定力和行動力。

近年來,揚州、江都著力開展輸水廊道生態保護涵養工作,在調水源頭區域劃定340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推進生態濕地恢復、林網建設,有效服務南水北調工程。為確?!耙唤逅彼汀?,推出一系列“壯士斷腕”的整治行動,關停一大批高污染、高消耗化工企業,以及長江、大運河、通榆河等重要水體沿線的隱患企業。

隨著落后產能的退出,江都加快生態修復鋪陳發展底色,主動對接長江大保護、大運河文化帶、江淮生態大走廊等戰略規劃,統籌推進“九縱十橫”全域生態網格,100公里重要水體生態環線及城鄉公園體系初步建成,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系上“綠絲帶”,更讓龍川大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把環境保護轉化為生態福利。江都錨定爭創“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區目標,縱深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加快實施南水北調東線源頭保護、江淮生態大走廊江都段、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和重點水體岸線生態修復等工程,扎實開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效“333”工程,深化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污染生態治理市場化合作試點,實施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讓水清岸綠、河暢湖美真正成為江都人民觸手可及的生態紅利。

讓“含綠量”成為“含金量”。江都加快傳統產業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改造,積極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嚴格執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項目準入負面清單等制度,大力推進沿江沿河產業“降黑增綠”“破舊立新”等綠色行動,有效構筑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向“綠”而行,讓生態“含綠量”變發展“含金量”

江都北部偏東,有條老山陽河流經樊川鎮,史稱“邗溝東道”。記者走進這個古鎮,聽到兩個“變綠煥新”的故事。

歲月輪轉,滄海桑田,曾經的邗溝東道樊川段一度成了污水河。大運河申遺成功,老山陽河迎來“煥新”契機。2018年,樊川啟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大運河邗溝東道(樊川段)環境整治工程。經過兩年的河道清淤整治,邗溝東道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自然風貌。



江都南樊河

不止是生態的變美,更大的變化來自產業的煥新。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上海務工的樊川人發現,當地會產生一些工業廢料,從廢料中可以提煉出一種叫鋅的工業原料。此后,一船一船的工業廢料,通過發達的水運送到樊川,鋅業開始在樊川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到2016年,樊川境內的鋅企累計達到了44家,工業開票突破了10億元。

就在當地想要大干一場的時候,鋅產業突遭“生死劫”:按照生態環保督察要求,樊川三陽河兩岸100米范圍內的化工企業要全部搬離,43家鋅企在此生態紅線之內。

生態紅線不可動,但又不能“一關了之”,樊川鋅產業如何破局?當地黨委政府用了兩招,巧妙地化解了這場發展危機:一是在堅決關停紅線之內企業的同時,幫助符合環保要求的鋅企入駐鎮工業集中區組團發展,重新組建的華晨、鑫誠鋅業集團涅槃重生。到2023年,全鎮鋅業開票銷售實現16.5億元,比2019年增長69.23%。二是推動鋅企向“新”而行,新達公司與中國鋼鐵研究院合作,引進鋅料生產新技術、新工藝,生產純度高達99.5%的新產品,“一噸多賺上千元”,新市場、高附加值讓企業邁入上市的快車道。

一個運河古鎮“鋅”“新”向榮的故事,是江都深入貫徹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產業追“新”逐“綠”的生動縮影。

產業強,則城市強。近年來,江都堅持產業強區戰略不動搖,著力打造以新材料、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5大主導產業集群為引領、10條重點產業鏈為支撐的“510”現代制造業產業體系,積極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機構,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正成為江都制造的鮮明標識。



5月28日,江都在南京舉辦“雙招雙引”推介會,總投資10億元的智能環保型中壓氣體絕緣開關柜、燃氣輪機等20個項目現場簽約。

大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也是推動產業轉型的動力源?!耙郧罢袀€10億元項目就了不得,現在20億、50億甚至百億級項目屢見不鮮、接連不斷。”江都區發改委主任林永貴說,納力新材、博恒新材等百億級項目落戶建設,杉杉偏光片、大族電池片、和熠光顯、芯德半導體等10億、20億、50億級的龍頭項目集聚發展,新興產業的上下游鏈條、產業生態圈正在江都加快構建。

這些項目不僅塊頭大,含科量、含綠量也很高。江都區發改委工業科科長姜勇以今年認定的5個列省重大項目、省民間投資重點項目為例:總投資50億元的和熠光顯,產品在智能穿戴、手機、平板、筆電、車載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總投資106億元的博恒新能源材料,在江都布局復合集流體用超薄增強膜產品,年底有望建成投產;總投資112億元的納力新材料二期,產品廣泛用于高性能鋰電池、新能源汽車、5G基站建設等領域,預計可年產50億平方米原子沉積鋁、原子沉積銅、納米涂覆集流體產品;總投資10億元的嶸泰二期將于明年投產,可年產新能源汽車鋁合金精密壓鑄件410萬件;總投資20億元的芯德半導體,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投產。

“這一批重大項目全部建成、釋放產能后,將為江都新增上千億的綠色GDP,逐漸培植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500億、千億級的產業集群?!苯紖^工信局相關人士預測說。

向“綠”而行,轉型效果如何,數據最具說服力。2023年江都GDP達1312.05億元,比2013年增長近一倍;2023年單位GDP能耗較2022年下降5.53%,規上工業增加值較2022年上升8%,規上工業耗能上升僅1.48%,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較2022年下降6%。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賽道“春意濃”

行至江邊,揚州中遠海運重工2號船塢,施工人員正對兩艘8.25萬噸散貨船進行搭載作業,船塢內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今年以來,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捷報頻傳:承建的中遠海運集運第3艘、第4艘14100TEU集裝箱船,首制16000TEU系列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工銀金租/恒榮海運第4艘8.2萬噸散貨船等船舶相繼完成命名、首航,低碳環保、經濟節能等指標均達世界一流水平。



14100TEU集裝箱船。 鄒偉 攝

鑒于其在綠色節能方面的良好表現,揚州中遠海運重工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全球首制700TEU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成功入選“2023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培育綠色工廠,發展循環經濟,是江都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重要舉措。

寧達貴金屬是江都首批納入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的企業。今年初,寧達貴金屬新上的4條金屬回收生產線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預計每年可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家電金屬類3.8萬噸,“變廢為寶”實現年產值超億元。總經理樊紅杰告訴記者,企業利用數智新技術,為生產線裝上“大腦”,實現智慧燃燒、節能降碳。

近年來,江都堅持創新驅動,把“智改數轉”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攻方向,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企業智能化升級、科技金融支持、行業標桿示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形成抓智改、促數轉的良好生態。

中科藍海是全國首家為企業提供智能視覺技術服務的公共科技平臺。入駐江都以來,該公司已為區域企業提供上千份視覺技術方案,智能視覺高端設備已在亞威股份、天健機械、嶸泰工業等全區數十家制造業企業實踐應用,加速了企業智能改造升級和產業數字化進程。

江都區工信局的同志預測:到“十四五”末,江都將認定省級智能工廠5家以上、智能車間50個以上,創成省級綠色工廠8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數字經濟發展規模突破500億元,實現“制造基地”向“智造高地”的全面躍升。

綠色金融,是江都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一招。



空中鳥瞰祥裕生態園藝農莊。資料圖片

2022年7月,祥裕生態園藝農莊獲得全省首筆“GEP生態價值貸”300萬元。同年12月,亨達(揚州)水務有限公司憑取水權許可證獲得全省首筆“水權貸”500萬元。這是江都破解生態產品“抵押難”“交易難”、探索綠色金融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取得的新突破。截至目前,江都已累計發放“GEP生態價值貸”“水權貸”9420萬元。

今年6月15日,江都《跨區域調水系統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范》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個跨區域調水系統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地方標準。“我們成功實現了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轉換,這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體現?!苯紖^生態環境局局長徐仕明說。

5月17日,江都舉辦綠色金融政企銀專場對接會,江蘇銀行揚州分行與江蘇江林易海新材料、嶸泰工業、金世緣乳膠等6家企業進行項目簽約,授信金額達2.1億元。

近年來,江都整合各類金融資源,聚焦綠色項目資源集中的重點區域,明確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生態修復等主攻方向,持續加大綠色金融投入力度,為企業開展綠色化項目改造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通訊員 學忠 文亞 記者 鄒平 寶嶺 源浩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