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拼多多支持的農業真人秀《出道吧!科技小院》上映。節目記錄了研學團與古生村科技小院師生一起體驗垃圾分類、農業種植、環保監測等活動,助力農民增產增收的真實故事。
有一方小院,在希望的田野上,盛滿人間清歡、鐫畫“詩和遠方”、連接起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夢想。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農業離不開“面朝黃土背朝天”。而在農學生的眼中,這種“灰頭土臉”是別樣的浪漫。于是,一群“自討苦吃”的年輕人,不約而同相聚在古生村的科技小院,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們在凌晨三四點收玉米、收萵筍;穿著厚厚的打撈服在溝渠撈垃圾;向“十個勤天”贈送多光譜成像冠層快速診斷系統、水質監測儀等智能種養設備以及生態綠肥、教其使用。教書與育人、理論與實踐、科研與推廣、服務與創新,就這樣被“種”進古生村的土地里,帶動農研“觸角”伸向更遠方。
科技小院,是青年人才成長的“練兵場”,也是農民學習科技的“大講堂”。2009年,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縣成立,到今天,全國已建立1800多個科技小院,覆蓋31個省級行政區。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從精準“輸血”到激活“造血”,從技術輸出到主體參與,源源不斷的科技興農力量正在全國各地匯聚。四川丹棱科技小院研究的柑橘園健康土壤和節能減排綠色生產模式,幫助當地緩解了土壤酸化等問題,還培養出“技術流農民”;福建平和琯溪蜜柚科技小院也帶出了二十多名“科技農民”,推動當地蜜柚種植業發展……科技小院雖小,背靠的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依托的是涉農高校的科技與人才培養力量,孕育著廣袤鄉村美好的未來。
希望的田野上,拔節生長的不只有莊稼,還有年輕學子的青春。正值畢業季,一邊是千萬名高校畢業生從“象牙塔”破繭而出,踏上社會尋找就業崗位,一邊是數以萬計的鄉村村莊,急需破解“人才之渴”,激蕩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萍夹≡厚{起了兩者之間的“高速路”,讓農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厚植“實現共同富裕”的愛農情懷、練就“服務鄉村振興”興農本領,在親身實踐中“將論文寫在大地上”。青年人的腳步,就應該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既向“星辰大?!?,也入“田間地頭”。扎根在田野間,和農民百姓一起,成長為能創新的“土專家”、懂技術的“村秀才”、善經營的“農創客”,逐步實現“建設一個小院,入駐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輻射農村一大片”的美好愿景。
葉長千年茂,根扎大地深,科技小院大有可為。在一片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新農人”的隊伍逐漸壯大,“汗水農業”走向“智慧農業”。未來,會有更多年輕學子成為科技小院的建設者,“稼色青春”的故事也會不斷書寫下去。(陳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