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今年的暑運大幕拉開。去海邊戲水踏浪、享受“清涼一夏”,到夜市里品嘗各色美食小吃……中高考結束、暑期已至,各地文旅熱度持續升溫,全年最長的旅游高峰期正加速奔赴而來。暑期旅游市場勢頭強勁,搶抓暑期“游經濟”,多措并舉點燃文旅消費旺盛勢頭,勢必能為經濟增長倍添澎湃“新動能”。
文旅消費“拉力”強,暑期“游經濟”機不可失。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文旅消費日益成為消費的重要內容。春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清明假期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端午假期國內旅游出游1.1億人次,同比增長6.3%。今年以來,我國文旅消費活力持續釋放,彰顯出14億多人口超大規模內需市場的巨大潛力。暑期歷來是文旅消費的旺季,把握暑期“游經濟”重要機遇,從供需兩端創新創優想辦法、出實招,持續釋放文旅消費潛力正當其時。
供給發力“焦點”準,助暑期文旅消費持續升溫。避暑游、研學游、親子游……暑期剛剛開始,“游經濟”呈現新熱點、新看點、新活力,眾多新的突破口、增長點已然擺在眼前,期待精準聚焦,打好政策、產品、服務的供給“組合拳”。暑期文旅剛拉開帷幕,多地文旅部門已經搶先拋出“橄欖枝”。據文化和旅游部介紹,各地將在暑期舉辦超4000項約3.7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推出發放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此前,北京、遼寧沈陽、江蘇蘇州部分景區和文化場館陸續取消參觀實名預約制。供給優起來,將助推文旅消費熱起來。
以受眾思維破題“旅”圖延展,讓“游”興接力。近年來,眾多傳統旅游目的地、新興“網紅”城市出圈的實踐充分證明,以受眾思維破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供給“一頭熱”行之有效。江蘇捧上“夏季套餐”,帶游客到南通碧海銀灘拾貝趕海、覓連云港花果山西游勝境、去淮安享小龍蝦自由等;四川推出安逸“潮露營”、安逸“看劇目”、安逸“趣耍水”等特色玩法,邀請游客暢游一“夏”。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同時各地積極優化消費環境,引來更多“頭回客”,留住更多“回頭客”,暑期“游經濟”市場版圖將不斷擴展、持續提質。
旺季近在咫尺,暑期“游經濟”活力正待釋放。當前,旅游業正在步入繁榮發展的新時代,這是一個新需求引領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時代,也是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搶抓暑期“游經濟”機遇,點燃增長“新動能”,讓消費“馬車”開足馬力,拉動中國經濟奔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