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京:自主創新 為電子產品造“心臟”

菲特晶(南京)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俊。

菲特晶(南京)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俊。

掃描二維碼,觀看《(向新者)第一季》③|董俊:不斷從零開始》

掃描二維碼,觀看《(向新者)第一季》③|董俊:不斷從零開始》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肖凡

如果你是一名聲樂“發燒友”,那你一定聽過“動鐵耳機”和“圈鐵耳機”,使用壽命長、效率高,聲音細節更清晰、層次感更強的動鐵耳機如今受到許多“發燒友”的追捧。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動鐵耳機使用的受話器磁鐵材料中,超七成來自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菲特晶(南京)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特晶”),其中,華為、小米的動鐵耳機,100%使用該公司的材料。 

菲特晶致力于設計開發與制造石英晶振晶片和鋁鎳鈷磁材料,在“動鐵耳機”用受話器磁鐵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75%;自主研發的鋁鎳鈷磁材性能全球第一;可月產高精度、低功耗、低延時的頻率器件用石英晶振晶片3億片;是全球唯一能月供500萬顆5G基站及Wi-Fi6用超高頻76.8M、80M、96M石英芯片的企業,是當之無愧的“隱形冠軍”企業。

啟幕開篇:為電子產品造“心臟”

昨天一早,記者走進菲特晶(南京)電子有限公司的石英晶圓研磨車間看到,整齊擺放的機器旁,工作人員正使用精密的砂輪對晶圓表面進行加工,消除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均勻……

24年前的2000年,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俊和5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從國企辭職,在南京共同創立菲特晶。“創業之初,我們6人就把目光投向了石英晶振晶片,石英晶振是數字電路的‘心臟’,應用于各種電子產品中,數字處理器、模數轉換等芯片的運行,都依賴其輸出的精準時鐘源信號,這個材料在未來通訊的應用上擁有廣闊的市場。”董俊說。

那時,創業的啟動資金只有112萬元,還是借來的,要負擔企業的廠房裝修、廠房租金、員工工資、設備及原材料采購等支出。“我們僅一年時間就把它花光了。沒錢了,怎么辦?我們6個人就把自家房子拿出來做抵押去借錢。”董俊回憶說,但是當時,十幾個人的團隊把目標定得很高遠——要為全球電子產品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

這一拼搏就是十年。2000年至2010年,企業深耕石英晶振晶片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菲特晶團隊引入表面組裝技術生產晶片,提高生產效率和良品率,晶片生產成本降低30%。產品迭代升級,超高頻、超小型石英晶片成為市場主流。團隊成員就以實驗室為家,沒日沒夜地撲在研發上,研究業內領先的石英晶片中的30多道工序、1000多種工藝,最終研發出5G基站及Wi-Fi6用超高頻76.8M、80M、96M石英晶片。

如今,在傳統方式制造的石英晶振晶片領域,菲特晶的設計開發能力位于世界最前沿,憑借過硬技術贏得大量訂單。目前,企業月產高精度、低功耗、低延時的頻率器件用石英晶振晶片3億片,廣泛應用于手機、5G通訊、物聯網、醫療電子及汽車等領域。今年將年產60億片高穩定、高精度石英晶片。

翻篇歸零:“隱形冠軍”在寧誕生

鋁鎳鈷磁材料是應用于助聽器、音頻耳機等通信器材里的核心元件。在石英晶振晶片成績斐然時,菲特晶決定向鋁鎳鈷磁材料這一新領域進軍。

董俊回憶,當時,一家國際知名助聽器制造商找到菲特晶,希望他們能研發生產鋁鎳鈷磁材,以替代其他供應商價格高昂的同類材料。經過調研,發現這一領域市場前景不錯后,他們隨即成立團隊。“鋁鎳鈷磁材和石英晶振晶片,這二者從產品特性上來講完全不同,但是它們的生產加工及成品形式非常相似,生產加工設備也幾乎一致,菲特晶卓越的加工能力讓我有信心著手研發。”

研發之路漫長而崎嶇。

菲特晶副總經理雷健華介紹,在研發初期,為盡快突破鋁鎳鈷磁材研發難題,菲特晶賣掉了僅有的30畝廠區,幾乎所有技術人員都投入新項目的研發中。在堅持了幾千次試驗和8年的蹉跎后,他們終于找到鋁鎳鈷磁材燒結的配方。2014年,產品試制成功。

鋁鎳鈷磁材擁有小型化、輕薄化的特點,功耗比傳統磁鐵低15%左右。

“此前,鋁鎳鈷磁材主要用于助聽器產品,世界最頂級的品牌廠商都是我們的客戶,企業已占有助聽器用平衡電樞式受話器磁鐵全球70%的市場份額。”雷健華表示,不僅是助聽器領域,如今主流的“無線藍牙耳機”已經不再是使用釹鐵硼材料的“動圈耳機”,而是以鋁鎳鈷為主要原材料的“動鐵耳機”,體積更小、隔音更好、聲音解析度更高。

目前,華為、小米的“動鐵耳機”原材料,100%來自菲特晶;企業的“動鐵耳機”用受話器磁鐵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達75%,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隱形冠軍”。

找準機遇:布局新技術再出發

近些年,菲特晶把鋁鎳鈷磁材料所帶來的收益,又反哺到傳統的石英晶振晶片上。

石英晶振晶片的主要應用領域在通信,現在對于通信產品的要求是小型化、低延遲、低功耗、高響應,再用傳統方法加工石英晶片,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2020年,菲特晶與東南大學MEMS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竇廣彬教授團隊合作,聯合南京經開區共建南京晶芯光電研究院,全力開展MEMS石英晶片開發和成果轉化。

在菲特晶的展示廳里,兩個透明方盒里整齊排列著米粒大小的石英晶片。“這是基于MEMS技術生產的石英晶片——晶芯一號,是控制石英手表計時機芯運行的芯片,是它的‘心臟’。”南京晶芯光電研究院MEMS平臺負責人董一德介紹,石英MEMS工藝,就是把傳統的晶片研拋磨工藝,用半導體的光刻技術替代,制造工藝的變革使得傳統晶片的制作效率提升5—10倍,人員和場地的使用也可節省近50%,產業技術全面升級。

“企業已經搭建了一條針對石英晶圓的全鏈路MEMS全百級生產線,在這條產線里面生產的產品,我們都稱之為電子產品的‘心臟’。譬如這款32.768k赫茲的音叉,全球每年有將近40億顆的需求量,這個小小的廠房每年產能就能達到2億—2.4億顆。”董一德說。

菲特晶和東南大學的成功“牽手”,得益于南京持續完善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我想把半導體工藝及器件技術落地,我一直在尋找一個企業,共同推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市場應用。”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首席教授竇廣彬與菲特晶一拍即合。

董俊表示,下一步,菲特晶將加深校企合作,把MEMS技術研發的石英晶片應用于激光投影、陀螺儀、大型CPU等領域,繼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在創新路上跑出加速度。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