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近年來,徐州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徐報集團推出“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專欄,展現徐州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探索、新舉措、新成效,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落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徐州鼓樓區。
鼓鳴千載,樓聽文聲。
2024年,穿過漫漫歷史長河,鼓樓在彭城廣場文廟街區再現。千年鼓樓與現代都市在鼓樓區和諧共存,既有傳統與時尚的碰撞,又有歷史與潮流的共鳴。
1—6月,鼓樓全區游客接待總量約為1005.35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實現旅游總收入約60.93億元,同比增長18.76%。
為何會有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奔赴徐州、打卡鼓樓?來,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解碼鼓樓,感受她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奔涌的體育活力。
文化鼓樓
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盛夏的故黃河畔,重修后的黃樓掩映在綠蔭中,翹角飛檐、五彩琉璃莊嚴精美。附近一群老人在投入地唱著柳琴戲。登樓聽曲,歷史的聲音在耳畔縈繞,都市的繁榮盛景鋪陳在眼前,這是獨屬于鼓樓區的韻味。
說鼓樓文化,便不可不提蘇軾。“蕩蕩清河埔,黃樓我所開”,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40歲的蘇軾出任徐州知州,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率民抗洪、興建黃樓、為民祈雨,留下了千古佳話和不朽的詩篇。
今年2月,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舉辦 “如夢宋韻 蘇軾穿越之行”活動。15位志愿者及演員著宋制漢服,跟著“蘇軾”扮演者一起從黃樓出發,由北向南,聽地方文化方志研究者于克南等三位蘇學專家講述蘇軾與徐州的淵源。
走進鼓樓,這里的歷史文化不再是深奧古板的教科書,而是有了新鮮、好玩的打開方式。
“沒想到漢墓景區也有新花樣,文物好像都‘活起來’了!”在龜山景區的數字化展廳中,來自山東兗州的游客張米驚嘆。在這里,游客們可以360度旋轉觀看龜山漢墓的“鎮館之寶”——龜鈕銀印和鎏金銅熏。配合動畫和音效,還可以“親手”打開香爐,點上香,看著熏香的裊裊煙霧升起。
不僅僅是眾所周知的黃樓和龜山漢墓,歷史文化浸潤中的鼓樓,曾經的徐州第一區,值得、也需要你細細品味。
于克南考證發現,鼓樓區內的辛山曾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看花山”,清同治13年(1875年)刊刻的《徐州府志》記載:“龜山,山之東二里為看花山。”案語又講:“今無此名,山北舊有李家花園。”由此看來,山北李屯村內的李家花園曾全市聞名。“看花山”的名字竟與辛山公園淮海經濟區最大櫻花公園這一主題不謀而合。
站在辛山上西望,北邊是新建的歐樂堡海洋酒店,恰如一艘正要揚帆起航的巨輪。南側是建設中的楚漢文創街區項目,由11棟單體組成。楚漢風格的青瓦坡屋頂與格柵配以大面積落地玻璃,打造現代人文網紅打卡地。預計年內竣工開業,以“文旅+夜經濟”的模式,讓游客因文旅而來、因文旅而留,激發消費新需求。
龜山圣旨博物館北側,占地14.4畝的古陶博物館新館正在建設中,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一個以漢代陶俑、漢畫像石、瓷器、玉器展出為主的主題博物館年內亮相,又將為鼓樓區的兩漢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筆。
白墻黛瓦,拱形門洞,歷經百年仍原汁原味。位于彭城壹號的吳亞魯革命活動舊址,修繕工作已近尾聲。修繕后的舊址保留原有的建筑風格和歷史特色,同時融入現代展示手段,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吳亞魯的革命生涯和革命精神。此次修繕,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嚴格遵循文物保護規范,確保修復后的建筑與原狀和諧統一,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彭城壹號的紅色印記,文廟街區的儒學氣息,金鷹、蘇寧、金地舉辦的元宵游園會、蘇軾文化穿越、非遺文化藝術展種種文化體驗,令消費者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在頭部標桿及徐州首進品牌占比達70%的中心商圈走一走,經常遇到穿著漢服逛街的年輕人。
如何讓市民和游客沉浸式體驗歷史文化?景區商圈穿越游、“寶藏徐州”超級文旅市集、彭城寶盒徐州詩詞擂臺挑戰賽……一系列精心設計、內涵豐富的文化活動,令旅游與文化和商業完美交融。
美好鼓樓
處處暗藏“小確幸”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在地處老城區的鼓樓city walk,會偶遇很多“小確幸”。
外觀低調卻滋味非凡的美食是其一。
環城路的干焙鯽魚味道醇厚,因為幾位博主的推薦,引來眾多游客打卡,即使不是節假日也一座難求;煤港路的王老大把子肉,游客在店門口頂著烈日排隊,老板貼心去發放遮陽傘;王場新村的閆記脆皮年糕店,也總是坐滿了尋找美食的老饕……
還有很多沒被挖掘的網紅店,溫馨地編織著鼓樓區居民的日常閑適,誘惑著天南地北的美食探店者們。
“從小吃到大,以前是老爸帶著我來吃,現在是我帶著我閨女來吃。”翠芳園雞蛋餅店里,市民馬先生告訴記者,這里的雞蛋餅以其個頭最大、分量超足而聞名,每一口都是滿滿的幸福感。
“都說徐州人的清晨是從‘淹沒’一只包子開始的,果然名不虛傳!”在凌云飯莊,來自上海的唐蓮告訴記者,“拿著老式的票紙,到窗口領餐,簡單的食物卻有著獨特的風味,絕對值得一試。”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我們要多待幾天!”在1818美食廣場,幾位結伴旅行的大學畢業生向記者介紹,他們來自南京,原計劃來徐1天,現在發現不僅1818的很多美食還沒吃上,一些經年老店、文創美食也都還沒吃上,所以計劃再多停留幾天。
充滿老徐州市井氣息的鼓樓,美食遍布各處,飯后消食之時,還有可能遇到街角巷弄之中的感動與驚喜。
“八號門事件”舊址,紅色記憶帶給我們觸及靈魂的震撼;下淀路上,木香花瀑布以香迎人,成為各平臺上的熱門打卡點;鐵路宿舍內,穿過居民小區的火車像是從舊時光中開出來……
配套當然不可或缺。打造“跟著云朵去旅行”打卡點、構建24小時訴求快速響應機制、開放免費停車位、提供免費行李寄存……為了讓游客能夠乘興而來、盡興而歸,鼓樓拿出了十足的誠意。
律動鼓樓
拓寬融合新路徑
創意十足的少兒舞蹈、招式酷炫的跆拳道表演、熱情洋溢的啦啦操依次登場,售賣服裝、玉器、非遺、織繡等眾多產品,體育文創·淘寶集市人潮涌動,6月22日晚,鼓樓區第三屆體育文化節暨歐羅巴狂歡夜嘉年華活動在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北廣場燃情開啟。正值歐洲杯火熱開賽之際,融合“體育+旅游+文化”的活動令市民大開眼界。
“這次體育文化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復合型運動體驗空間,打造了集‘文體旅、商購娛’為一體的街頭十分鐘體育運動圈。”市民楊先生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徐州自古尚武,鼓樓也走出了享譽全球的運動健兒,比如奧運冠軍張雨霏、圍棋世界冠軍羋昱廷、國足女將姚凌薇等,體育氛圍非常濃厚。
2023年,鼓樓區主辦、承辦了深受群眾喜愛的諸多體育賽事,引發了全民運動熱情。
徐州市首屆魔方運動會上,選手們飛速翻轉魔方,變戲法般擰成想要的造型;江蘇省國緣四開杯·乒乓球巡回賽(徐州賽區)中,運動員們揮動球拍,一次次貢獻出精彩的“扣殺”;廣場舞展演活動現場,一支支舞隊創意百出,盡情舞動……
“體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前來打卡、參與。
去年12月份,炸舞陣線總決賽在鼓樓區圓滿收官,1500余名國內外頂尖街舞選手在此同臺競技。
“鼓樓好吃又好玩,希望下次還能在這里參加比賽。”在媽媽的陪同下,年僅10歲的李巖鍇特意從西安千里迢迢來到鼓樓參加比賽。
炸舞陣線作為鼓樓的本土賽事品牌,已經從民間賽事做到了國內頂尖街舞比賽,拓寬了鼓樓文體旅融合發展路徑。
“我之前來鼓樓參加過‘淮海武道榜’,感受到了這里獨特的美食美景,所以這次特意帶著家人再來一次。”來自連云港的周先生因為對武術的熱愛,與鼓樓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他所參加的“淮海武道榜”這一自有IP活動,已經吸引了來自5個省份14座城市的數千名運動員前來參賽。
鼓樓很老,這里有漢文化的歷史沉淀;鼓樓很新,體育賽事不斷,潮流感十足;鼓樓很大,龜山漢墓等景區每年都要吸引國內外數百萬名游客;鼓樓很小,一家家街邊小店香味四溢盛滿了美食......
如此鼓樓,怎能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