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南京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堅持宏觀著眼、微觀著手,切實把全會重大改革部署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南京。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徐琦 攝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經濟體制改革
“全會強調要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作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這些都為我們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問題指明了奮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委書記、局長葉榮生表示。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南京市工信系統將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經濟體制改革等具體任務落實,切實轉化為推動產業強市建設的實際成效,為扎實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布局建設基因與細胞、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儲能與氫能等未來產業,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圍繞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工業軟件,放大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先行先試優勢,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縱深推動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數實融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發揮應用場景牽引作用,支持創新產品落地驗證和應用示范,同時加快百億級企業培育壯大,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建立常態化供需對接、校企協同等機制,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
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最近,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南京等6個城市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放寬文化娛樂、旅游服務、電信服務等領域外商投資市場準入,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開放與改革從來都是相伴而生、相互促進。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全市商務系統將牢牢把握服務構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工作主線,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聚力提升對全球資源要素的集聚流動力、配置增值力和輻射帶動力。”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南京市口岸辦主任劉永輝表示,該局將加強對金融、文旅、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及外資、外貿等開放型經濟有帶動引領作用的政策研究和儲備,用好試點紅利推進先行先試。聚焦擴大制度型開放,高質量高標準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大力提升重點領域制度創新集成度和系統性。更大力度加強外資招引,持續發力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新賽道,拓展國際班列、國際航線等新通道,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助力南京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肩負著“守國門”的神圣使命,海關在對外開放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金陵海關關長陳平表示,將推動“大數據+智能審圖”、智慧郵檢等監管改革擴面增效,保持打擊走私高壓態勢,堅決守牢國門安全防線。因地制宜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進一步創新優化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跨境電商等領域監管模式,為南京開放型經濟發展貢獻海關力量。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新生圩海關關長貢立新表示,將充分發揮海關身處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作用,持續提高監管服務效能,全力助推跨境貿易便利化,積極助力“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支持長三角區域高層次協同開放,助力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全力提升中歐班列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促進“跨境電商+國際物流”增量提效。
南京祿口機場海關關長王堅軍表示,將積極探索智能化集約監管模式,創新實施“智慧旅檢”,營造和諧高效的“無感通關”環境。全面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效能,助力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業態健康發展,精準施策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通暢,助力空港外向型經濟發展。
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支撐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全市財政系統將深入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為南京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南京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崢表示,將以更高站位深化落實財政領域改革,健全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推進國資預算實施范圍全覆蓋。以更實舉措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統籌,用好用足超長期特別國債、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全力支持重大科技產業項目建設,集成運用財政貼息、“寧創貸”、政府投資基金等政策工具,引導撬動更多資金資源,服務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有效抓好各項民生保障,健全就業、教育、文化、醫療、住房、養老等全方位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支持鄉村振興和和美鄉村建設。以更嚴標準夯實財政治理基礎,進一步深化財政管理創新,加強各類風險管控,加大財會監督力度,以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推進財政治理的現代化。
金融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一頭連著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京市委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目標,構建全覆蓋無死角的金融監管體系,同時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斗力,為推進南京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該負責人表示,立足南京,在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的征程上,全市金融系統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更大力度,著力推進南京金融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