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正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地推進中。7月初,南通市舉行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會,發布該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融資需求清單和優質設備供給清單。南通在全省率先出臺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市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30%左右。
近一個月來,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會的成果如何?企業得到哪些幫助?率先發布實施方案的南通具體采取了哪些落實舉措?連日來,記者進行跟蹤采訪,由此了解全省大規模設備更新如何加快拉動“進度條”。
政府牽線,精準匹配
7月26日,啟東亦大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朱曄鑫趕赴位于如東洋口化學工業園的南通施壯化工有限公司,為其新建廠房做智慧物流設備更新的整體規劃。
在20多天前舉辦的南通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會現場,啟東亦大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展示的智能倉儲生產模型吸引了多家企業對接洽談。“我們正在尋找能為企業量身定制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想要打造一個智能倉庫。”南通施壯化工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仇耀康說,注意到亦大通的智能倉儲管理系統后便去咨詢,雙方交流后感到合作空間很大,現場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將助力他們公司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加速了本地產業鏈配套、供應鏈銜接。”朱曄鑫認為,在一個市域內,推動供需兩端深化合作,一方面可縮短設備外購路程、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售后服務效率更高,設備維護也更有保障。
對于不少企業來說,大規模設備更新給其加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而供需對接會的舉辦,讓機會加快“變現”。
“相對而言,集成電路封測產業本身就很‘年輕’,公司每年投資2億—3億元擴大產能。”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公司設備在國內已經是比較先進的了,進行新一輪設備更新不是為了‘淘汰落后產能’,而是為了擴大產能。”該負責人介紹,企業位于蘇錫通園區的一家分公司有相關投資計劃和貸款需求,目前已經在省工信系統里提交申報表,并與銀行進行洽談對接。“我們一直在關注、研究相關政策,從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研究投資項目。政府部門給了我們很多實在的幫助,一直在宣傳落實相關政策,提醒企業及時提交申報項目。”
7月份,南通市連續開展兩場“好裝備,南通造”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活動,掀起新一輪設備更新熱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對接活動現場咨詢洽談企業有260余家,約20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金融支撐,政策疊加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金融領域提供強支撐。江蘇藍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國江對南通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會上發布的“兩張清單”印象深刻,那上面包含了150多個有融資需求的項目,融資需求超過180億元。
交通銀行推出“速融通”,郵儲銀行推出“技術改造貸”,興業銀行推出“興速貸”……對接會上,南通本地金融機構紛紛出招,根據設備更新特點創新金融產品,與200多家當地企業展開交流對話,9家銀行分別與9家企業現場簽約。“今年我們在設備更新方面的開銷爭取達到2億元以上,設備更新后,年銷售額預計將提升到20億元以上。”與江蘇銀行簽下協議,讓馬國江對企業未來發展更有底氣。
除了用好金融工具、引來金融“活水”,當地還打出“貼息”“擔保”“補助”的政策“組合拳”,發揮政策疊加效應,讓企業得到更大實惠。
“今年,車間設備日常更新的技術改造投資金額在9000萬元左右,正在推進中的一個車間整體換新工程投資金額大約為1.5億元,這些都是企業自投資金。”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志華說,省里對設備更新項目提供貸款貼息,市、區也都有補貼。對于大的集中換新工程,省里提供1%的補貼,市、區各補貼0.5%作為銀行貸款貼息,這給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截至7月25日,南通市共申報省制造業貸款貼息項目134個,計劃總投資548.6億元,貸款需求254.9億元;其中,16個項目已簽訂貸款合同,合同金額59億元,15個項目已放款,放款金額31億元。南通還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對獲得中央、省財政貼息不足2個百分點的,市、區兩級財政按照各自50%予以補足。
鼓勵更新,持續“加碼”
“南通有許多出色的船舶海工企業,船舶海工領域更新設備、提升技術的需求明顯。我們希望能更好地為這些企業服務,解決客戶在實際應用方面的難題。”江蘇大族智能焊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的免示教智能弧焊產品,可應用于建筑、橋梁鋼結構行業以及船舶行業等領域,參加對接會的該公司副總經理劉茂希望,政府有關部門搭建更垂直的平臺,讓企業更精準地對接。
這個愿望很快就能實現。7月30日,又一場對接會——南通市船舶企業設備更新供需對接會將在啟東舉行,專題聚焦船舶海工領域。屆時,船舶海工企業和焊接、切割、噴砂、鋼絲繩、卷板機等設備及生產工業重點企業,將進行設備更新面對面對接交流。
面對設備更新萬億級市場新藍海,南通大力支持鼓勵本地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優服務,并在相關政策上持續“加碼”,推動該市制造業乘勢而上、做大做強——
定目標,南通在全省率先出臺專項實施方案,提出每年要組織實施設備更新相關的技術改造項目600個以上;建機制,成立市工信局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工作專班;設平臺,在“惠企通”平臺“通城貨多多”模塊開設設備更新專欄,目前已有近1000家企業上傳1500多個設備,供需對接渠道進一步暢通……在供需有效對接的牽引下,截至7月下旬,南通市工業領域設備更新1.7萬臺套,投資額283.2億元。
“從需求側看,當前全市在建、擬建設備更新改造項目664個,計劃總投資1123億元,擬購置設備金額470億元,市場需求廣闊。從供給端看,高端裝備是我市重點發展的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有行業規上企業1000多家,在輸變電設備、高端成套設備、汽車零部件等細分領域形成特色產業鏈條,涌現出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具備供給配套能力。”南通市工信局局長曹雁卉表示,下一步,各縣(市、區)將因地制宜開展更多設備更新對接會,讓供需雙方精準銜接,合力促進產業配套本土化,以設備更新帶動制造業整體競爭力提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 宋明慧 季霜石
鏈接 >>>
我省發布高端紡織集群設備更新三份清單
7月26日,全省紡織服裝面料企業與品牌商對接活動暨高端紡織集群大規模設備更新產融合作供需對接會在揚州舉辦。會上,省工信廳解讀我省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方案和貸款貼息等支持政策,發布高端紡織集群《設備更新供給清單》《設備更新需求清單》《設備更新融資需求清單》,近100家紡織企業、紡織設備供應商和銀行開展供需對接。
其中,《設備更新供給清單》匯總19家省內紡織設備供應商的省首臺套產品和主導產品信息,主要涉及三維編織、智能提花機、紡絲、聚乙烯纖維等紡織成套裝備。《設備更新需求清單》匯總140家紡織企業設備更新需求,主要涉及棉紡、毛紡、化纖、織造、印染、服裝縫制等設備。《設備更新融資需求清單》中,114家紡織企業融資需求金額超116億元。(姚政宇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