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貨物貿易進出口2.68萬億元,同比增長8.5%。外貿規模增長的背后,是江蘇外貿企業以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不懈努力。
翻開上半年外貿成績單,出口產品中,船舶、集成電路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表現格外亮眼。1-6月,江蘇出口機電產品1.18萬億元,增長9.8%,占江蘇出口總值的68.4%,超過了三分之二。江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成果在外貿領域得到顯現。
夏日里,走進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靖江,各大造船企業內一派繁忙景象。揚子江船業手持訂單193艘,其中代表當下造船業發展趨勢的清潔能源船舶占總訂單價值超六成。今年以來,企業加緊引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之下,船舶設計和建造效率不斷提升,新造船舶性能也隨之“水漲船高”。
泰州靖江市工信局局長杜正宇說,今年以來在造船企業重點推進了智能化平面分段生產車間建設,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LNG雙燃料船、超大型集裝箱船……這些代表世界最前言的船舶制造技術在靖江全面落地生花。
不止船舶企業感受到暖意,多個行業正迎來復蘇,上半年,江蘇對美歐市場出口手機、家用電器分別增長66.3%、30.8%。其中,既有部分主要經濟體進入補庫存周期、全球制造業景氣度回升等諸多因素帶來的利好,更多的是江蘇外貿產品提檔升級帶來的實力與底氣。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1.3%,說明新質生產力激發出了江蘇制造的旺盛活力,不僅新興市場對江蘇出口產品認可度高,美國、歐盟等傳統市場也加大了“江蘇制造”的進口力度。上半年,江蘇對東盟、美國、韓國等重點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南京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張欣說,上半年江蘇集成電路出口增長38.5%,僅此一項就拉動出口增長2.1個百分點。江蘇傳統優勢產品出口持續發力,上半年船舶、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等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奠定了江蘇出口增長的穩固基礎。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對經濟拉動效應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率貢獻為13.9%,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作為外貿大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外貿規模穩定增長,對推動江蘇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意義重大。今年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江蘇持續開展“百展萬企拓市場”行動,組織專場推介活動,為外貿企業走出去開辟新航路。上半年,江蘇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2萬億元,增長13.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44.6%。
江蘇貿促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韋秀軍告訴記者,上半年,公司主要聚焦新能源、醫療、汽配、紡織服裝等江蘇優勢產業,與省內產業帶集聚地展開合作,組織企業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RCEP國家展會共64個,占比近六成。江蘇的新產品、新技術受到海外市場的認可,也助力了各國經濟和產業發展。
政府暖手幫扶、企業積極作為,今年以來,數量龐大的江蘇外貿企業一邊做好產品和服務,一邊更加靈活地調整經營模式,適應外需市場的不斷變化,從而爭取在全球貿易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南京薏凡特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泉告訴記者,所有的新品上線之前,可能會做7~10天的試銷,然后再來決定商品的庫存深度。公司有一款爆品在德國市場單款商品賣了近50萬件,就按照客戶的實際需求去適配庫存。預計今年可能相比較去年有60%左右的增幅。
上半年,江蘇民營企業進出口1.23萬億元,增長14.7%,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與韌性。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楊帆 陳忠耀 馮水清 靖江臺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