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6方面20項重點任務,要求著力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以創新激發服務消費內生動能,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服務消費需求。
服務消費是擴大消費的新引擎。當前,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品質要求更高,唯有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推動服務型消費擴容提質增效,才能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直以來,江蘇省牢牢牽住服務消費這個“牛鼻子”精做文章,瞄準服務業發展面臨的痛點、難點,有的放矢打破制約服務型消費的瓶頸,釋放服務型消費增長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社零總額2.42萬億元、規模繼續保持前列,占全國比重10.2%;同比增長4.9%,分別好于全國、好于周邊。
推動服務消費再升級,就要做好精品服務文章。要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與時俱進打造“金字招牌”,提供高效服務和多元化供給,引領創造新需求,有效拓展消費新空間。要持續創新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模式,形成消費圈疊加新模式,進一步擴容消費圈、擴大消費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消費良性循環發展。要在精細化上下功夫,推出私人訂制、個性化特色服務,打造特色服務產品,精準滿足群眾差異化需求,從而最大化釋放消費潛力。
推動服務消費再升級,離不開數字化賦能。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促進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上,推動服務領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并促進服務業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發展全鏈條。同時,要借助大數據、服務機器人等,推動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發展,以更精準匹配、更高品質供應來長效驅動消費增長。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服務業的發展,人才至關重要。要加大針對服務行業尤其是新興產業的人才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及時填補服務業人才空白空缺;要建立健全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引進機制,不斷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要進一步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崗位的精準匹配,做到人盡其才。
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服務監管體系,出臺統一標準規范行業發展,建立監管平臺和機制,對違規、失德、失信等行為堅持“零容忍”,以法治利劍護航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守護好服務業清朗天空。(金彩)
融媒體編輯 宋菲 何昕玥(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