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江蘇鎮江經開區的鎮江特安鋰新能源有限公司廠房內,伴隨著機械運轉的轟鳴聲,鋼帶鍍鎳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行,帶來陣陣熱氣。兩名工作人員在操作臺旁調控著產線運轉速度、鍍液溫度等數據,經過開卷、精整、脫脂、活化、純水清洗、電鍍鎳等十余道工序,一條表面泛著均勻銀光的鍍鎳鋼帶便收卷成型。
“這條產線主要生產的是46系大圓柱動力電池殼體,是一種高端鋰電池殼用的復合金屬材料,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高端電子信息設備等領域。”特安鋰新能源副總經理余鳳斌介紹,相較于后鍍鎳工藝,企業創新研發的預鍍鎳技術可以更加準確地控制鍍層厚度,大大提升沖壓后電池殼的一致性、耐腐蝕性、氣密性等關鍵指標。“現在,產品的部分性能指標已經達到甚至超過進口產品,將進一步推動實現國產化替代,幫助客戶降低生產成本。”
據了解,目前,特安鋰新能源的電池鋼殼預鍍鎳已與特斯拉、比亞迪、寧德時代、航天鋰電等客戶達成量產戰略合作共識,新材料類產品已與三星、蘋果、LG、華為等形成訂單合作。“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鎮江經開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府的支持幫助,我今年還參加了第四屆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榮獲二等獎,這也有利于企業擴大產品市場和長遠發展。”余鳳斌感慨地說。
2023年7月,特安鋰新能源在鎮江經開區中新智地智能制造產業園內正式成立,2024年3月第一條產線開始試運行。“作為一家初創企業,一開始我們對市里的政策和大賽情況并不清楚,鎮江經開區人社局主動和企業對接,宣傳惠企政策、落實人才補貼,試運行期間,更是及時提醒幫助我們報名參加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并安排專家對企業申報進行指導,提供全流程服務。”余鳳斌坦言,創業大賽不僅僅為企業提供了政策資金支持,更為企業搭建了良好的宣傳推廣平臺,在助力企業成功對接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研究團隊的同時,為企業提供了人才儲備和技術支持,更為企業挖掘到了更多潛在客戶和合作伙伴,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
“現在,企業的第一條產線可以實現滿產,產能一年大概有1.5萬噸,產值在2億元左右,計劃到2026年全部三條產線實現滿產滿銷。”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余鳳斌信心滿滿,“明年,企業還有一個新的項目在鎮江經開區落地,我們提前做好競賽準備,將繼續參加下一屆的創業大賽。”
同樣對創業大賽有深切感受的,還有2021年首屆中國·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決賽第一名、鎮江普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茅嘉原。參賽時的場景他依舊歷歷在目,“參加菁英創業大賽時,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需要尋找新的生產基地。”茅嘉原介紹,通過菁英創業大賽的平臺,企業脫穎而出,接觸到了鎮江經開區招商、審批等職能部門,幫助企業加快了立項、審批、項目建設等流程,“2021年企業便實現當年簽約當年試生產,對于新材料類的項目來說,速度是非常高效的。”
據了解,普耀新材料主要生產LCP(液晶高分子)功能強化塑料,產品廣泛應用于5G天線、柔性電路板、汽車通信模塊、手機電路板等領域,同時,憑借優異的性能和成本優勢,市場占有率已達到20%左右。目前,普耀新材料一期項目可實現年產1000噸左右,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建設完成后可達到4000噸。
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資源。近年來,鎮江經開區突出強企引才、興產引才,以“中國·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人才招引、優化項目服務。“對于比賽中有意向在區內落戶的優質項目,我們不僅會組織專家團隊為創業者提供市場分析、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指導服務,同時也會為初創企業提供辦公場地、設備設施、咨詢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幫助創業者快速啟動項目。”鎮江經開區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據統計,自2021年首屆大賽開賽以來,鎮江經開區共計150余個海內外優質創業項目參賽,累計推薦30余個優質項目參加鎮江市總決賽,項目成功落地60余個,帶動就業近千人,吸納市級以上人才和團隊近100人。
接下來,圍繞做好大賽“后半篇文章”,鎮江經開區將嚴格落實惠企政策資金扶持,設立專項創業基金,幫助降低創業者的初期投入成本。同時,加快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育才機制,大力推進產業人才評價“放管服”改革,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進一步拓展人才發展空間,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扎根經開區,為鎮江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張曉君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