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大病不出縣,江蘇結對幫扶讓縣域醫院有“底氣”

近年來,江蘇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均衡化發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其中,結對幫扶省內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成了重要的一環。2023年4月,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組織16家幫扶醫院與20家受扶醫院簽訂結對幫扶協議。通過深層次合作、沉浸式融合,加速人才培育,打通技術壁壘,暢通多學科協作,強化科研研發與轉化能力,將優質醫療資源鏡像復制,助力市域內形成醫療服務“新高地”,患者外轉率也大大降低。

以“供血”促“造血”,保證人才“高活性”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驅動力,臨床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是醫院醫療事業發展的根基。幫扶工作需要引培并舉,增加人才儲備,利用當地人才,就地取“才”、因地制“才”、恰當移“才”等多種方式,引得了人才,留得住人才,才能保證人才隊伍“高活性”,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夯實根基。

“我們對受幫扶醫院的人才輸出是不停歇的。目前,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有27名省人醫專家駐扎。”江蘇省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徐凌霄告訴記者。這支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團隊,從科研、臨床、手術各個層面進行帶教。“在這里,我們的團隊幾乎每天都在創造新的手術紀錄,并將這些技術手把手教會他們。”他說。

江蘇省人民醫院在結對幫扶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過程中,也得到了極大的支持。徐凌霄表示:“針對科研短板,劉強暉院長毫無保留地為我們提供了科研經費、科研平臺、科研人員,讓我們能夠帶著該院的團隊,一起專心科研。”幫扶專家團隊不僅幫助當地醫院解決了許多疑難病例,還帶動了當地醫療隊伍的整體水平提升。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尤為注重受扶醫院的人才培養工作,主動接收灌云縣人民醫院人員前來進修、招收研究生等。此外,以骨科為例,為了有效提升相應科室醫護人員的科研水平,該院駐點專家以本院經驗為參照,在工作之余帶領受幫扶同事閱讀文獻,了解本專業領域最新的研究熱點和動態,指導相應人員將臨床病例數據、經驗加以總結積極撰寫文章,參與各類課題申報,成功指導課題申報1項、撰寫SCI論文1篇,培養成果頗豐。

補短板破瓶頸,專科建設進而有為

學科發展是維系醫療機構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強化專科服務能力、培育特色專科優勢,建立介于醫院愿景與學科建設目標之間的雙向價值驅動機制,對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非凡。16家幫扶醫院通過考察受幫扶醫院專科發展現狀、發展瓶頸和幫扶需求,以“手把手”帶教模式實現專科建設的層層突破。

“以前主要看呼吸道疾病,經過幫扶發展,我們科已經可以開展技術含量高一些的手術了,患者也不用再往外地跑,這種感覺很好!”泗洪縣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玉江告訴記者。不久前,該院兒科團隊在幫扶專家的指導下,成功開展了一例支氣管鏡檢查+肺泡灌洗術+肺內異物取出術。患者是一名1歲男孩,因為咳嗽多日輸液無效而就診,醫護團隊及時發現肺內異物并成功取出,阻止了進一步感染。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泗洪分院主任醫師武怡笑著表示,希望通過傳幫帶教的方式培養醫生,把技術留下來,讓患者少跑路。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泗洪分院主任醫師武怡與泗洪縣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玉江共同探討病情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堅持“技術領航、精準幫扶”。針對泗洪縣第一人民醫院基礎薄弱專科不全的情況,確立了以健全專科群為方向的幫扶方案,輔以管理、制度、技術、文化平移等措施,實現了該院由民營醫院向公立醫院、由專科醫院向綜合醫院轉變,2023年成功創建成為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幫助濱海縣人民醫院組建心胸外科,設立心血管疾病濱海診治基地,成功實施濱海縣級醫院首例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消化醫學中心團隊指導開展重點專科技術,尤其是ERCP手術(4級)每月平均完成10例以上。同時,神經內科、腎內科已能獨立開展顱外段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腎臟替代治療等技術,均為以前縣級醫院難以開展的診療項目。皮膚科引進面部注射填充等新項目新技術8項,實現專科技術從無到有的突破。協助影像科開展乳腺鉬靶攝影檢查新項目,實現了零的突破。

提升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實現“零的突破”

危急重癥的救治水平是醫院的核心。幫扶醫院提升危急重癥救治能力至關重要,它不僅能顯著提高醫院對復雜、危急病情的應對能力,還能優化資源配置和救治流程。通過系統化的支持和培訓,助力醫院完善急救體系,確保更多患者在危急時刻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救治。

“真沒想到,短短1年多時間,這么多新技術、新項目在我們醫院落地。”說起受江蘇省腫瘤醫院幫扶一年以來帶來的變化,淮安市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劉維太感慨萬千。“2023年,在江蘇省腫瘤醫院的指導下,醫院腫瘤科、介入科、放療科等6個科室成功創建市級重點專科,他們還幫助腫瘤科申報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劉維太介紹,因為“聯姻”江蘇省腫瘤醫院,他們的危急重癥救治能力也大幅提升,進步有目共睹。更令人欣喜的是,102個新技術、新項目落地,多項技術實現“零”的突破。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是兒童專科醫院,主要幫扶沭陽醫院建設區域兒童醫療中心。通過支援,引入內分泌科、血液科、腎臟科慢病管理機制,兒內科逐步收治腎臟、血液等病患,小兒外科逐步開展腹腔鏡手術、骨科新術式等。利用遠程會診解決疑難手術方案的制定,必要時邀請總院專家親自來沭陽醫院開展手術。兒童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師傅”用心教,“徒弟”奮力學,隨著“結對幫扶”的深入開展,“雙向奔赴”后醫療服務實力大幅提升,讓老百姓有底氣在“家門口”看病。目前,20家受幫扶醫院已基本建成98個胸痛、卒中、創傷、危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救治成功率99.5%,創傷中心收救治成功率98.8%。

幫扶出成效,患者外轉率顯著降低

在幫扶工作中,16家幫扶醫院圍繞“提高專科服務能力、提升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培育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加強臨床研究能力建設、提高醫院運營管理水平”等6個方面精準發力,旨在強化20家受扶醫院在技術、人才、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建設。一年多來,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連云港市中醫院成為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

結對幫扶工作的顯著成效,還體現在居民外轉率的顯著降低上。通過提升當地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許多患者不再需要轉往外地大醫院治療,從而減少了醫療費用,方便了群眾就醫。在幫扶前,沭陽縣大量兒童患者流失至淮安、南京、上海等大型醫院。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支持下,沭陽醫院兒科診療取得了一些進步,像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小兒血液病,基本留在沭陽治療。完成遠程會診中心對接與建設,免費為患兒完成疑難危重病例遠程會診30余人次,兒童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此外,腫瘤患者外轉率也逐漸降低。自2023年江蘇省腫瘤醫院與淮安市腫瘤醫院結對幫扶以來,淮安市腫瘤醫院經過“師傅教”“自己練”,不僅患者回流,甚至本省連云港、徐州以及安徽等外省的患者也慕名而來,“大病不出縣”漸成現實。

通過結對幫扶,江蘇省在提升薄弱地區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區域醫療資源均衡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各大醫院在幫扶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實際行動,為推動全省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江蘇省將繼續深化結對幫扶工作,為實現健康江蘇、幸福江蘇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劉峻 梅書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