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改革深一步 | 江蘇徐州:以“生態顏值”驅動“經濟價值” 書寫宜居宜業“興”篇章

本報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于修善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美麗中國建設。2024年徐州農村工作要點強調,全域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今年以來,江蘇徐州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引領,造就一座座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春去秋來、斗轉星移,如今的徐州大地,一一座普通村莊,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村容村貌持續改善

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紅白相間的新式住宅、亭臺樓閣的中心公園、寬闊整潔的中心大道,水、電、煤氣等配套一樣不少……循著“千萬工程”的路子,徐州黃河故道兩岸村莊全面整治人居環境,通過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不斷提升村莊“顏值”,打造現代農村樣板。

村道干凈平整,休閑廣場寬敞整潔……說起村里的變化,豐縣順河鎮朱坑村村民劉翠英連連點贊:“村里的環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

“現在俺村里的環境好了,我們住得也舒心,家家門口水泥路,村里還有小公園、健身器材、休閑亭,吃過飯出來轉悠轉悠,特別好。”劉翠英的話語中透露出的不僅是村民們對人居環境改善的欣喜,更是對豐縣鄉村振興工作的肯定。



銅山區利國鎮黃山村過去擁有采礦廠、鋼鐵廠、化工廠等十余家企業。可這些企業體量小、污染大,可謂“家家點火,戶戶冒煙”。隨著環境整治力度加大,不少企業被騰退。黃山村黨支部書記厲功利介紹,作為緊鄰微山湖畔的小村,黃山村圍繞微山湖大閘蟹、四孔鯉魚、雞頭籽等湖產品,著力發展湖畔產業,實施改路、改水、改房、改廁等一系列舉措,將黃山村變成徐州網紅打卡地,呈現人居環境改造的寫意一筆;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深挖田園元素和荷花元素,相繼完成“造景工程”、村落整治工程,呈現出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新畫卷……

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抓手,黃河故道沿岸各地持續迭代升級農村環境整治標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并落實長效管護機制,因地制宜打造中心村、精品村、風情小鎮、歷史文化村落、精品線路和精品區塊,全域呈現綠不斷線、景不斷鏈、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的大美格局。銅山區還加快了呂梁片區規劃編制,委托省城鄉設計院對11個擬打造的宜居宜業鄉村細化編制方案,確保了村莊空間布局科學合理,定位準確。

“這幾年老家變化太大了,村里的花園、果園、菜園、游園多了不少。”豐縣宋樓鎮返鄉大學生張浩感慨道,“希望的田野上,暢享鄉村生活,鄉親們的日子一定能越過越美。”

辦好關鍵小事

提高人居環境舒適度

生活污水治理、禽畜糞污治理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邳州,當地通過打好地下“毛細血管”,強化污水治理。

炮車街道劉口村戴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項目總投資405萬元,新建一座污水站及配套管網設施,新建配套管網16.941千米,建設范圍涉及劉口組、戴樓組2個自然村,建成后能夠解決污水橫流等臟亂臭問題,實現以治污“小成效”推動農村“大變樣”。

項目相關負責人譚仲瑜介紹說:“項目建成能日處理污水50噸,達到江蘇省一級A排放標準,處理后的水可排放到河流,用于農田灌溉、養殖等。”

在銅山區,當地為解決糞污資源化利用問題,實施沼液還田。他們采用三種模式,在高標準農田建成區開展沼液管網化還田;在果樹種植基地開展田間暫儲點還田;在糧食種植區開展沼液噴灑車還田。今年夏收夏種期間,5臺沼液噴灑車實施沼液還田達1.5萬畝,消納了3萬噸沼液。銅山區還于6月至8月,開展“美麗一夏”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集中整治小微水體22公里,農業廢棄物1870噸。



在戶廁改造方面,徐州市今年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3.73萬戶,完成率81.55%。徐州市還全面開展問題排查,確保改廁工作高質量推進,構建起縣責任主體、鎮村管護主體、農民受益的“三位一體”農村戶廁管護責任體系。一場轟轟烈烈的“廁所革命”不僅讓村子更美,也改出了村民們的幸福新生活。“廁所改造后很方便,上完廁所用水一沖,衛生干凈,還沒有味道。”在茅村鎮班山村,最初不愿改廁的村民們現在紛紛點贊。

產業起“筆”

書寫宜居宜業“興”篇章

有“顏值”,更要有“產值”,鄉村發展才能生出新活力。美麗鄉村建設驅動徐州“美麗經濟”勃發,加速打開“兩山”轉化通道。

走進徐州經開區徐莊鎮趙疃村,一派產業興旺的美好景象。今年以來,趙疃村將產業強村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發展目標相結合,利用當地好山好水的特點,因地制宜發展豆制品加工項目,村豆制品加工項目運營以后,實現了農產品的品牌溢價,并帶動50余戶村民就業,培養網絡銷售技術能手100人以上,月銷售豆制品6萬余公斤。

為了改變過去“靠湖吃湖”的單一發展模式,沛縣安莊社區深挖大運河文化資源和微山湖濱湖資源,大力發展杞柳編織、裘皮加工產業,依托瀕臨微山湖的生態優勢和漁民文化、湖區文化,推出精品民宿,打造千畝油菜、油葵花海基地,走出了一條“傳統產業+特色文旅”的創富新路,村集體收入超過200萬元。

美麗生態與美麗經濟的“雙向奔赴”,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愈加向往這片詩和遠方,他們來到鄉村創新創業,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新征程上,徐州正持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徐州新實踐。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首批全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01個,擇優推薦了五環路呂梁片區、邳州市銀杏湖片區、新沂市駱馬湖片區等3個片區申報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下一步,徐州將進一步做好規劃設計,推動要素集聚,由表及里、內外兼修,繪就更加美麗的鄉村模樣。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