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工業互聯網平臺、人工智能云服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提速。
1-7月,江蘇完成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8022.3億元,同比增長8%,較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開票銷售收入、利潤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1-7月累計實現出口47.4億美元,同比增長4.9%,比上半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增長較快,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5.9%。
“這個車用的就是我們大模型的人機對話。你好,銀河!”
“我來了!”
“我要回家了?!?/p>
“好的,空調、燈光都為您打開了?!?/p>
“你看車家互聯都打開了。這個就是我剛才和您介紹的多音區人工對話技術,你在車里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和你對話?!?/p>
位于蘇州的思必馳科技專注于人工智能“對話式語言”,給車輛、家電安上“人機對話”的大腦。包括思必馳科技在內,截至目前,江蘇人工智能企業數超過1200家,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從軟件外包到自主研發,從跟隨模仿到同步布局尖端技術,江蘇工業軟件產業鏈占全國份額超過20%。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為“江蘇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增量,在打造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基礎上,江蘇以“網聯”持續放大“智改數轉”效應,打造數實融合強省。
新近投產的通威太陽能(鹽城)有限公司,綜合應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智能化從制造環節向全產業鏈延伸擴展,生產線可以兼容生產不同尺寸的光伏組件,節省巨額的設備投資和時間成本;每天200輛左右原材料車進廠自動進入立體倉庫,300輛車左右成品自動裝車出廠,跨環節、協同優化成為智慧工廠突出特點。
通威太陽能(鹽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翟緒錦說:“我們這個項目綜合應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自動化、智能化的程度上設計標準是非常高的。在智能化方面總的投入就接近2億元,使我們基地單GW的人力配置比目前行業平均至少降低了30%以上?!?nbsp;
目前,江蘇全省兩化融合水平連續8年保持全國第一,累計創建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8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32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5個。與2021年底基數相比,新培育省級智能車間數量增長一半多、智能工廠數量增長近2.5倍、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增長近一半、星級上云企業數量和“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數量分別增長一倍多。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 周雷 沈楊 供片臺/蘇州臺 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