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佳節,月餅進入銷售旺季。今年,江蘇許多商家為老味道注入新元素,從包裝“輕裝上陣”、月餅分量“瘦身”、跨界聯名、IP打造、注重綠色健康需求等方面推動月餅市場熱度攀升,推出更多符合時下年輕人偏好的新品,受到市場歡迎。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不僅是一種傳統美食,更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吃月餅和賞月都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共同習俗。然而,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中秋月餅成為過度包裝的“重災區”,天價月餅刮起陣陣“豪華風”,讓中秋節日變了味、令傳統文化失了色,呼吁讓月餅“返璞歸真”的聲音高漲。給月餅市場做“簡”法、為傳統節日添“新”意,拒絕過度包裝、崇尚綠色消費,今年月餅市場掀起的“簡約風”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格外領略出味蕾之美、佳節之美。
月餅“輕裝”上市,是消費理性回歸的體現,彰顯良好節日風氣、社會風氣愈發純樸清新。月餅過度包裝之所以“成氣候”,緣于包藏著大家心知肚明的“特種餡兒”,天價月餅之所以“有市場”,緣于請客送禮、攀奢比闊等不良風氣催生的“特殊需求”。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推動月餅回歸大眾消費品屬性;修訂施行GB/T19855-2023《月餅質量通則》,明確規定月餅餡料不應使用魚翅等野生保護動物食材;常態化廉潔“提醒”,警示黨員干部遠離節日腐敗……月餅市場“濃妝”變“淡抹”,協同行動、綜合治理取得積極成效有力佐證。
月餅“返璞歸真”,也是市場秩序的凈化優化。曾幾何時,商家通過月餅過度包裝、搭售高價商品等手段,將月餅打造成奢侈品,抬高了市場價格,助長了奢靡之風,敗壞了社會風氣。在南京多家超市,塑料袋或紙質包裝的散裝月餅受到歡迎;在淮安市部分超市和蛋糕店,散裝月餅最受市民歡迎;泰州有超市嘗試從單只和散稱兩方面滿足消費者需求……在監管部門明確遏制“天價”月餅、限制月餅過度包裝的背景下,今年月餅禮盒價格集中在70元—220元之間,超過500元的禮盒產品已基本退出常規市場,“里三層,外三層”再搭售紅酒、茶葉等產品的天價月餅漸成“過去時”,輕量化、簡約化的月餅禮盒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重回傳統的價值傳承與市場定位。
從“簡”向“新”,中秋月餅簡約而不簡單,真正成為連接親情、友情與文化的溫馨紐帶。月餅美食之所以經久不衰,并非緣于奢華的包裝、昂貴的價格,而在于蘊含的寓意、傳達的情感。北京老字號稻香村新上市一款猴子撈月小盒打開以后,能看到五只猴子撈出了大月亮;杭州老字號知味觀推出一款良渚古城文化聯名款月餅禮盒,以貫通內外天地的“琮”為創意靈感;瀘溪河的宮保雞丁鮮肉月餅、好利來的米皮月餅等新穎產品,迎合年輕消費者“胃口”……創新口味、實用禮盒、親民價格、健康養生、綠色低碳,月餅市場“簡”而不俗、“新”意滿滿,提供更豐富傳統節日味蕾體驗,拉滿中秋佳節儀式感。(高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