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月9日發布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社會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2024年,新中國迎來75周年華誕。風雨兼程,春華秋實。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砥礪前行,揚帆奮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把握大勢,推動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報告,以跳躍的數字和生動的實例,繪就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壯麗畫卷,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偉大精神。
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2023年超過126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2023年經濟總量比1952年增長223倍,年均增長7.9%。數字增長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的過程,也是中國發展動力不斷集聚的過程。經濟規模連上臺階,彰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韌性、澎湃活力、無限潛力。
每一組數據都訴說著精彩的故事,傳遞著昂揚的精神。從“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到“天宮”遨游太空,再到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中國創新實力持續躍升;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我國經濟發展不斷拓展新空間。如果你要追問這一切從何而來,“把一切獻給黨”的吳運鐸,“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雷鋒,“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論文寫滿高原”的鐘揚……答案就寫在他們的故事里。
75年發展數據映照中國蓬勃向上,預示著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2024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0%,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動能加快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必將蓬勃向上,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