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李蔚蔚
- 時間:2024-09-19 14:40:32
好景看金秋,奮進正當時。
一年一度的2024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即將拉開序幕。
從1990年南京首辦金洽會到如今,30多年來,這場大會從最初的區域經貿活動,逐漸發展為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金字招牌,如今已經成為南京舉辦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型經貿交流活動之一。
推動開放步伐、助力產業升級、共贏無限機遇。
相關數據顯示,南京約60%的“三資”企業、80%的合同外資金額和90%的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都來自金洽會的帶動。這場“金秋之約”,已成為南京擴大開放、擁抱全球的重要窗口。
南京城。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段仁虎 攝
一期一會,見證開放的步伐不斷邁大
新中國成立后,南京開放型經濟從無到有、逐步起步。1982年國家推行外貿體制改革后,特別是南京被國務院列入沿海開放城市,開放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1988年6月,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城市深圳,一場名為“南京對外經濟技術貿易洽談會”成功舉辦,彼時,南京被確定為沿海開放地區還未滿3個月。2年后,南京進一步敞開開放懷抱,首辦金秋經貿洽談會,搭建溝通平臺、匯聚八方資源、廣邀四海賓朋。
回望來時路,30年多年來,一期一會的金秋之約見證也推動著南京開放步伐越邁越大。
數據顯示,南京市自1984年11月第一家合資企業開張伊始至1990年10月,正式批準的“三資”企業共有126家,投資總額6.72億美元(注冊資本為2.82億美元),其中合同外資金額2.71億美元,外資比例為40%,正式開業投產的有59家。
到了2023年底,這一數字已經實現了“百倍級”的躍升,南京已累計吸引來自133個國家和地區的17188家外商投資企業來寧投資,累計有11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寧投資設立法人企業、分公司及分支機構。僅2023年一年,南京實際使用外資就達49.40億美元。而這之中,就有約60%的“三資”企業、80%的合同外資金額和90%的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來自金洽會的帶動。
金洽會搭臺,全球資源向寧匯聚。世界500強、知名跨國企業的高管,外國投資貿易促進機構、海外華人華僑團體的代表,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著名高校的專家學者,科技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團隊的代表……越來越多的嘉賓客商來到南京,在這里相聚、相識甚至投資興業,他們將資源、生意、項目、技術落地南京,也帶著南京的機遇觸達世界各地。
牽手簽約,匯聚產業強市澎湃動能
9月11日,西門子Xcelerator長三角科創賦能中心簽約落地南京,將面向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通過資源聚合、技術共創和國際合作為制造業賦能,打造數字經濟發展與產業生態聚集的標桿。
早在2006年,西門子就通過金洽會把發電儀表控制設備現代化測試中心落戶南京;2022年,西門子全球第一家原生數字化工廠也在南京落成。
當前,南京正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力推動產業強市建設,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西門子這一全球技術領先企業與南京的又一次“牽手”,正映射出其對南京產業強市之路的看好與信賴。
事實上,西門子、博西家電、揚子石化—巴斯夫、塞拉尼斯等很多知名跨國企業早就是南京金洽會每年的“座上賓”,他們也正是通過這個舞臺一次次加深對南京的了解認知、一次次加強對南京的投資合作,匯聚成南京產業結構轉型的澎湃動能。
2022年金洽會開幕式上35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其中外商投資項目12個,占簽約總數的34.28%,較2021年提高23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項目18個,占比51.42%;
2023年,集中簽約的7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545億元,其中符合南京產業強市建設重點任務的先進制造業項目48個,總投資952.4億元,占比分別為63.2%和61.6%。
翻閱近年來南京金洽會的“戰績”,從一串串的數字中不難發現,簽約項目的含金量越來越高、產業方向也越來越聚焦。放眼望去,一個個“更新”“更現代”的重點項目在南京各板塊落地,這些項目串珠成鏈、結鏈成網,進而孕育出軟件和信息服務、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等產業高地,成為壯大“2+6+6”創新型產業集群的重要力量。
機遇無限,在這里與世界和未來互動
9月8日,南京又迎來重要領域開放外資準入利好政策。商務部等三部門發文,擬允許在南京等9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并將支持引導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依法積極參與試點。
這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南京在制度型開放領域迎來的又一利好。兩個月前,國務院下發批復文件,同意在南京等6個試點城市暫時調整實施一批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規定,其中,南京在外商投資旅行社經營業務、外商投資電信業務、娛樂場所管理、營業性演出管理等多個領域,獲得自主審批權。
疊加“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和“自貿試驗區改革”兩大政策紅利,南京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機遇與商機——
在這里,104條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任務實施率近90%,“探索國際商事糾紛化解機制”等5項創新舉措入選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建設第二批最佳實踐案例;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獲批以來,近60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全省復制推廣或供學習借鑒。
在這里,跨境貿易更加便利,實施“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改革,水運口岸需查驗貨物平均驗放時長壓縮至2.9天,原產地證書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推出綜保區網購保稅進口商品與非保稅貨物同包同車集拼出區,成為2023年全省首個在海關總署備案的監管制度創新成果。
在這里,企業辦事更加便利,項目建設,立項用地、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多個事項合并為一張表單,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綜合收發。
剛剛召開的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指出,進一步以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激活高效率創新、擴大高水平開放、創造高品質生活、促進高效能治理,奮力展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新氣象新作為。全會提出,重點要做好五個關鍵領域改革,包括圍繞增強中心城市綜合功能,大力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制度型開放;圍繞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東部現代服務業中心,加快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圍繞創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推動全面創新體制機制落地落實等內容。
破制度深冰,弄改革新潮。一個不斷創新、更加開放、更有活力、更富潛質的南京將通過金洽會的舞臺與世界相遇,和未來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