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區居民廖秀鑾今年60歲,是一名鉤花手工藝人,她還在網上開直播宣傳手工鉤花,是一名主播。廖秀鑾的直播一般是每天上午10∶20開始,有不少對鉤花感興趣的人,在直播間跟著學,成為她的“粉絲”。
近日,記者問及廖秀鑾怎么學會網上直播的。廖秀鑾說,這是她在“市民夜校”學習時,老師手把手教出來的。
網上直播培訓
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如今在亭湖區成為新時尚。許多年輕人利用下班時間重新走進“課堂”,體驗并參與“下班后上夜校”的全新夜生活方式。也有年過六旬的市民結伴走進夜校,學習電商直播、會計、家政收納、攝影……
亭湖區聚焦需求導向與結果導向,在全市首家精準化打造“亭精彩·市民夜校”,秉承“全齡友好、技藝并重,深培進階、就業搭橋,專兼結合、全域覆蓋”的理念,讓市民夜校迅速“火出圈”,呈現出別樣精彩。
開啟夜晚愜意精神之旅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越來越多的夜校青年拋棄“宅文化”,選擇琴棋書畫、歌舞曲藝等組成的花樣“夜生活”。在亭湖區“市民夜校”課堂,年輕人找到了自我提升、解壓、社交的新場景。
插花培訓
插花是一門藝術,一枝一束,一插一剪,塑造不同形態,傳遞不同情感。在“亭精彩·市民夜校”竹林大飯店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課堂,潘雨婷老師對插花的由來和如何選花、養花、顏色搭配進行了講解,并演示了插花的技巧和方法。
學員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插花創作中,在潘雨婷老師的指導下,原本普通的鮮花經過修剪、搭配、點綴等步驟,變成了色彩斑斕、獨具匠心的花藝作品。
學員小潘姑娘說,三五好友舒心閑談,素手拾花、精心創作,在插花中釋放心性,享受一段芬芳慢時光。
在“亭精彩·市民夜校”——數字科技創新園校區,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大學日用陶瓷設計專業的授課老師,正為學員們講授青花繪畫以及運用青花色料制作作品的方法。“運用實物講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課程的枯燥性,讓學員們能夠更加投入地學習,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更多的陶藝知識。”
廚藝培訓
在夜校,年輕人既能充實生活、增長技能,還能培養興趣、豐富社交。“我是云南人,來亭湖一年。上夜校既能彌補我少時的遺憾,也能豐富我的業余生活,擴大社交圈,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青年吉他班學員張永勝說。
“亭精彩·市民夜校”開創于去年,采用延時開放、公益免費的形式,共舉辦500余次課程,累計服務超25000人次,盡可能地滿足了當下市民新的學習需求,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家門口”學習平臺。
“我們推出的各類課程,幾乎都被一搶而空,有些課程報錄比例超過了50比1,反映了不同年齡段市民的學習熱情和廣泛需求。”亭湖區文化館副館長夏從松表示。
歌唱培訓
幫助更多居民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是亭湖區開辦市民夜校的“源動力”之一。該區牢固樹立結果導向,優先考慮群眾所需的技能型培訓,緊扣育嬰師、美妝造型師等市場需求大、就業范圍廣、工資待遇好的技能類培訓項目設置課程,并由人社等相關部門持續優化就業培訓服務,引導轄區用人單位優先招錄技能培訓類學員,構建起“培訓+就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服務鏈”。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每天上午10∶20,在電商平臺打開“豆豆奶”直播間,便能看到廖秀鑾活力十足的笑容。
一根鉤針,一團棉線,在靈巧的十指間上下翻飛。即便和屏幕前觀眾互動不停,也絲毫不影響廖秀鑾秀出“花式操作”。
廖秀鑾在竹林大飯店經營一家鉤花店,不少人喜歡她的作品,有人建議她開個直播。廖秀鑾60歲了,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怕自己學不會電腦操作和網絡直播的相關知識,一直不敢嘗試。去年亭湖區辦市民夜校,有電商直播課,她看到有專業的老師講課,就報名了。老師為廖秀鑾制定對應的教學計劃,耐心細致地輔導她,讓廖秀鑾聽懂會用。
舞蹈培訓
通過直播互動,廖秀鑾積累了一批固定的粉絲群體。她每天和大家交流鉤花技巧,店鋪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成了別人口中的“網紅奶奶”。
裔愛霞是“亭精彩·市民夜校”插花班早期的學員,經過小半年學習,已經熟練掌握了其中的美學原理和造型技巧。一把剪刀、一個器皿、一汪清水,不到30分鐘,一盆生機盎然的花藝盆栽便出現在她手中。
在裔愛霞自己開辦的插花工作室里,這樣的作品通常賣40元到60元。裔愛霞最初在手機店上班,為照顧孩子辭掉工作。如今她通過學習插花技藝實現自主創業,工作帶娃兩不誤,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亭湖市民夜校給學員既“鋪路”,又“搭橋”。
家政服務師邵云霞是亭湖區市民夜校最早的學員之一。當問及她是怎么想到去夜校充電的,邵云霞說因為孩子都大了,自己平時也沒什么事,就想找點事情做,夜校正好有家政和保育員課程,就報名去學了。
化妝培訓
夜校課程還沒結束,邵云霞就被客戶聘請了。邵云霞說,當時正好有客戶需要打掃做飯還會做嬰幼兒輔食的阿姨,亭湖區市民夜校就向客戶推薦了她,她至今一直為這個客戶提供家政服務。
近日,邵云霞感慨地說:“我非常感謝亭湖區市民夜校,是夜校幫助我重新找到工作崗位。”
拓寬就業創業之路
精心組織把好事辦好
“亭精彩·市民夜校”是亭湖區于2023年推出的全市首個全民藝術技能普及類公益項目,主要采用延時辦學、免費開放模式,聚焦不同群體多層次多元化精神需求,精心組織豐富多樣的課程門類,在晚間為全年齡段市民提供高水平專業技能教學和文化藝術指導,切實發揮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技藝結合的作用,提升全民藝術修養和素質能力。
室內布置培訓
今年,被列入亭湖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市民夜校,正聚力推動優質資源向企業、學校、鄉鎮一線延伸,持續完善公益培訓服務體系。針對全年齡段市民,以實用技術為導向,設置了技能、文藝兩大類別特色課程。在課程設置上,不僅有素描速寫、攝影、陶藝等藝術類課程,還開設了整理收納、電商直播、非遺美食、美妝美甲等技能類課程。市民在這里不但可以學技能,還可以考證書,培養一技之長,更好實現家門口就業。
免費上課,是亭湖區提供更加充沛、更高質量公共服務的縮影。9月16日,夏從松在接受采訪時說,市民夜校設置了六大主要教學實踐點,還在各鎮村、街道社區根據居民需求設置教學點,著力打造“5分鐘學習圈”,方便市民就近參與,以實際舉措滿足了群眾的所盼所需。
育嬰培訓
“政府在‘家門口’提供這么優質的免費資源,而且不占用白天上班的時間,對我們來說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希望市民夜校越辦越火。”參加過“市民夜校”學習的學員紛紛點贊。
秉承“全齡友好、技藝并重,深培進階、就業搭橋,專兼結合、全域覆蓋”的理念,亭湖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文化禮堂等資源陣地,認真遴選各行業專家、非遺傳承人等,組織開設丹青繪畫、陶瓷藝術、茶藝香道、非遺剪紙、智能技術等各類課程,賦予“市民夜校”新的時代內涵,被譽為年輕人的“能量補充站”、成人版的“少年宮”、青春版的“老年大學”。“白天工作、晚上上課”成為亭湖市民的新型生活方式,上夜校也逐漸成了新風尚。
新技術、新概念、新產品層出不窮,新產業、新業態、新職業不斷涌現,知識迭代更新的周期在不斷縮短。唯有與時俱進,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視野,才能獲得與時代同行共進的過硬本領。“市民夜校”爆火的背后,體現出了群眾對更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的旺盛需求。要讓“夜校學習熱”一直持續下去,還需要更多力量參與進來,優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優質公共文化資源質量,讓夜校發展紅利惠及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