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都:拆圍墻,更拆“心墻”,居民樂享“新生活”

拆掉一堵堵圍墻,能帶來什么?

小區整潔干凈、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鄰里關系和諧融洽……對于前進合心花苑居民來說,有形的圍墻拆除后,打通的是“心墻”,帶來的是一個個“小確幸”。

前進合心花苑的變化,是鹽城市鹽都區致力打造“黨建引領、融合共治”服務型社會治理模式,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鹽都區織密黨組織“一張網”,推動更多的支部與支部、黨員與黨員對話,讓黨員、群眾“互嵌互融”商量辦,在共情共通中打通“隔心墻”。

交叉任職 解鎖治理新密碼

秋風送爽,走進碧水嘉苑小區,道路寬闊平整,停車位整齊劃一,居民在廣場上健身、閑聊,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很難想象,這里曾是一個雜亂無章的小區。

“多虧了小區‘紅色物業’,現在垃圾有人掃、大門有人看,風里雨里,他們隨叫隨到,我們住著舒服多了、安心多了!”說起小區的變化,住在這里十多年的居民朱兆軒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朱兆軒口中的“紅色物業”指的是碧水嘉苑金劍仁物業管理公司。

碧水嘉苑小區是鹽龍街道健仁社區所轄小區,過去,物業糾紛、管理不善等問題一度讓小區居民心煩不已。

2022年3月,健仁社區黨總支接管物業管理,成立鹽都區第一家社區物業管理公司,同步成立物業公司黨支部,吸收社區4名社區“兩委”干部、2名黨員業主代表進入物業公司任職,實現三方主體“同進一個屋、同坐一條凳”協商議事。

“公司成立以后,先后開展車輛亂停亂靠、高空拋物、飛線充電等100多項整治行動,有效破解物業費、停車費收費難問題,居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物業公司黨支部書記董勇說,把現有問題一一解決后,通向群眾內心的“心墻”自然就打通了。

小換位撬動大轉變。飛線消失了,停車位規范了,垃圾不再亂放了,鄰里矛盾少了……健仁社區通過成立物業公司,推動雙向任職、交叉任職,有事好商量,讓紅色黨建觸角延伸到物業服務的每個細節。

目前,鹽都區25名社區“兩委”成員與物業服務企業實現“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形成三方共治主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遇到矛盾和投訴,組織對組織、黨員對黨員協商解決,切實將黨組織堡壘作用發揮延伸至治理第一線、服務最前沿。

共情共通 釋放黨員大能量

東升社區前進合心花苑,由潘黃街道酒廠片區8個連成一片的老舊小區改造而來。“8個小區連片打造,首先就得破圍墻、拆違章,但是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工作之初,難度很大。”東升社區黨總支書記謝小峰回憶起小區改造過程,感觸頗深。

怎么拆?群眾工作怎么做?

推倒圍墻容易,拆掉“心墻”難;共治共享,先得共情共通。

謝小峰說:“我們成立酒廠宿舍社區黨支部,設立8個黨小組,吸納30多名黨員,聘請志愿者、樓棟長,挨家挨戶做工作,先易后難推進。”

在改造過程中,東升社區注重發揮小區黨員帶頭作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讓黨員干部與黨員群眾對話,再讓黨員群眾做群眾工作,把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在前頭。

劉德付就是群眾黨員中的一員。面對小區內違建,他帶頭和群眾協商,多次與違建業主溝通,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幫助群眾把事情理順了,告訴他們這是違規的,大伙都會理解,隔閡自然就消除了。”

在一位位黨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下,這塊硬骨頭終于被“啃”了下來,圍墻推倒了、“心墻”拆除了,改造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港龍華僑新城小區,通過定期召開社區黨員代表、業主黨員代表、物業公司黨員代表“三方聯席會議”,讓黨員與黨員對話,及時協調、解決反響較大的矛盾和事件,充分凝聚黨員力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區內有人占用消防通道,怎么解決?“我們得知這一情況,立馬召開聯席會議。”江蘇港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鹽城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王彬介紹,會上黨員代表針對這一問題積極想點子、出法子,會后業主黨員代表更是主動做好群眾宣傳工作,講道理、擺事實,讓大家知道消防通道的重要性,很快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基層治理中,鹽都充分發揮每名黨員的帶頭作用,在抓黨風、轉作風、促民風中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讓小區治理實現“一盤沙”到“一盤棋”的轉變。

雙向奔赴 激發群眾凝聚力

一堵堵“墻”打開后,工作生活中,黨員和群眾接觸更多、距離更近,越來越多的群眾被調動起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小區“家務事”。

“物業公司服務態度好,做事也干凈利落。以前都是催我們繳物業費,現在我們主動繳。”翰林壹品城小區業主陳傳林高興地說。

陳傳林對小區物業態度的變化,還要從一次糾紛說起。

去年,翰林壹品城小區10號樓2單元門樓出現裂縫、下沉情況,業主每次經過都膽戰心驚。“我們先自己去找開發商溝通,但沒有效果。”陳傳林說,開發商沒有給出回應,業主們只能找物業出面。

“當時,業主情緒都很激動,我們一邊安撫大家,一邊和開發商溝通。”康居物業翰林壹品城小區服務中心黨支部黨員王廣道回憶,一開始開發商也不予理睬,但事情一天不解決,安全隱患就存在一天。“我們黨支部黨員帶頭做工作,輪流打電話與開發商交流,三四次交涉后,他們終于同意來修理。”一個月后,小區門樓煥然一新,群眾心里的“石頭”終于放下了。

是不是掏心窩子便民為民利民,群眾心里有桿秤。門樓問題解決后,陳傳林感嘆:“我們小區的‘紅色物業’,確實情系業主,這些黨員是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如今,陳傳林常常幫助協調解決鄰里周邊的小問題、小糾紛,把小區里大家的“小事”當成自家的“大事”辦。“碰上家庭矛盾、車輛亂停這些事情,我也常會主動幫忙協調,讓咱們小區這個大家庭更有溫度。”

把基層治理切口聚焦在小區,把黨支部作用發揮在小區,拆“心墻”通“心路”,更多居民主動參與小區治理和家園建設,鹽都最大限度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的“末梢神經”。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