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無錫太平針織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比平時更加忙碌。羊絨紗線在電腦橫機上來回穿梭,大約50分鐘后,一件沒有任何縫合口的成衣出現在眼前——通過技術革新,自動化設備替代了大部分的人工勞動,讓“天衣無縫”成為現實。這讓企業收獲了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等海外知名品牌的訂單。
統計數據顯示,1950年無錫外貿收購總值僅為2659萬元。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扎實推進,上世紀90年代后,無錫對外貿易迅猛發展,1990年、1994年、2003年、2021年進出口總值分別突破1億、10億、100億、1000億美元大關。外貿出口從簡單代工變為品牌出海和技術出海,“無錫制造”成為“無錫智造”。
創新驅動外貿升級
“根本想象不到有一天我們紡織行業也可以如此‘高大上’?!痹谔结樋椀纳a車間,偌大的空間人影罕見,只有數臺一體成型織機發出“吱吱”聲,公司副總經理楊孝清穿梭在過道里,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拿起籃子里一件羊絨針織衫,整件衣服沒有任何裁剪和縫合。楊孝清介紹,利用企業的核心技術——針織全成型,3D編程人員根據針數、衣服板式在電腦上設置好參數,機器將紗線直接編織成產品,減少面料織造、染整、縫制等加工流程,22臺設備只需要1名操作人員和1名維護人員。
“以前員工數量是現在的兩倍,但年產值還不到現在的三分之一。”楊孝清說,企業與江南大學針織中心進行產學研合作,開發具有特殊功能的全成型纖維制品,實現一件運動服、一件羊絨衫都蘊藏著科技含量,“現在的紡織行業處于一種更高維度的競爭,好的面料、高端技術是稀缺資源,哪怕價格高,客戶也愿意買單?!?/p>
75年來,無錫的對外貿易經歷了從以絲綢等初級產品為主,到逐步形成多品種、多層次、多元化發展格局。2023年,無錫完成外貿進出口7065億元,規模連續三年穩定在千億美元以上,位列江蘇第二位。其中,全市一般貿易出口占出口總值比重達到62.1%,出口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成為主角,占出口總值比重超過五成。
自主品牌出海加速
1999年,陜西人李建東來到無錫創業,憑借會外語等優勢,為海外客戶做“買手”,“產品的核心技術和貨源都控制在別人手里,我們既沒有工廠,也沒有設計團隊,只做貨物的買進和賣出,競爭和談判優勢在逐漸縮小。”尋找“內生動力”成為打破僵局的利刃。李建東決定自己做品牌和研發,從過往的性價比輸出轉型到以品牌價值鏈接全球消費者。
如今,李建東創立的無錫新亞安全用品有限公司已在德國、美國設立分公司,擁有多個境外注冊商標,經營全品類勞保安全手套,細分種類超過200種,成為全球手部特種防護用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自主品牌COOLJOB女款花園手套自2022年至今已經連續三年取得亞馬遜平臺花園手套銷量第一。
從賣產品到賣品牌,在新亞安全身上能看到很多無錫外貿企業的縮影。無錫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6年,無錫在全省率先開展市級國際知名品牌評定和創建工作,制定品牌培育市(縣)區目標責任制,建立并完善以省市兩級梯度培育為特點的國際知名品牌培育工作體系,在支持現有國際知名品牌的同時,著力挖掘培育一批有潛力的企業充實品牌企業后備軍。在江蘇省商務廳發布的“2023-2025年度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評選中,全市共有100家品牌企業入選,省級國際知名品牌數量蟬聯全省第一。
跨境電商強勢崛起
當下,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和激烈的內部競爭,跨境電商成為外貿企業轉型、尋找新增量的重要突破口。在無錫好時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經過切割、組裝、上漆等多道工序,成品桑拿房用紙箱層層包裹,整齊堆垛在倉庫里,將通過海運銷往美國。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卻是行業內首家以B2C模式向海外銷售木桑拿房的跨境電商企業,今年一季度銷售額已超過2022全年。
公司負責人郝明衛介紹,跨境電商與傳統外貿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直面消費者,訂單量分散、款式更新快,需要企業具備柔性生產能力,“無錫是制造業強市,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配套能力,這與跨境電商的行業特性非常契合。從產品設計到最終問世,所需的時間較短,給搶占市場先機提供了有利條件?!?/p>
記者了解到,無錫在全省率先提出“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因地制宜啟動跨境電商出海行動,形成江陰市的紡織服裝、宜興市的紫砂、梁溪區的寵物用品、錫山區的電動車、惠山區的汽車及零部件、濱湖區的高端精密智造、新吳區的時尚家紡和供應鏈服務、經開區的文化藝術品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帶。據無錫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統計,2023年,無錫跨境電商規模首破百億美元,較2020年翻了兩番,外貿占比由2.8%迅速增長至10.4%。(陳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