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來,江蘇對外經濟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積極推動對外開放,開放范圍、領域和層次持續拓展,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江海激蕩、“一帶一路”交匯,江蘇的“通達之勢”孕育了天然的“開放基因”。1974年起,江蘇建立對外貿易口岸,直接經營對外出口業務。改革開放后,江蘇年進出口總值從1980年的562.6萬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7461.3億美元,年均增長18%。進出口規模自2003年起連續21年位居全國第二。從“江蘇制造”到“江蘇智造”,江蘇出口商品不斷攀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
作為外資高地,江蘇提升“促”的水平、對接“高”的標準、營造“優”的環境,持續釋放吸引外資“強磁場”。2023年江蘇實際使用外資253.4億美元,比1985年增長2127倍,年均增長22.3%;占全國比重達15.5%,連續6年保持全國首位,近80%世界500強企業在江蘇投資興業。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江蘇牢記囑托,堅持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統攬對外開放,推動產品出海、產能合作、園區共建,為繪好“一帶一路”工筆畫增添江蘇色彩。截至2023年底,江蘇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年均增長6%,累計超17萬億元,累計在共建國家投資項目2600多個,協議投資額350億美元,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等7家境外園區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近6萬個。中歐(亞)班列穩定開行線路24條,覆蓋26個國家、80個城市,2023年累計開行2123列,創歷史新高。
老朋友越走越親,新朋友越交越多,江蘇已經與全球國家締結國際友城367對,數量全國第一。2012年以來累計吸引來蘇留學生37.9萬人,以地方務實交往有力服務了國家外交大局。
回顧過去,江蘇張開雙臂與世界熱情相擁,世界遇見了一個昂揚自信的江蘇,面向未來,江蘇將繼續以開放引領發展、贏得主動,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助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繪就合作共贏、美美與共的壯麗畫卷。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供片臺/臺)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