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高擎旗幟,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年來江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高擎旗幟,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2023年10月,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十分關注、寄予厚望,每次到江蘇考察都對江蘇文化發展作出重要指示。這些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江蘇的具體化,是現在和未來指引江蘇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年來,全省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省建設,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煥發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10月7日晚,2024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蘇劇《國鼎魂》亮相江蘇大劇院,演繹了一段“文脈國脈相連”的傳奇,唱響了一曲傳承中華文脈的“正氣歌”。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高擎習近平文化思想旗幟,文化自信正不斷融入江蘇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中,煥發出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去年11月22日召開的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提出,以社會主義文化強省建設為總攬,勇擔新的文化使命,對把江蘇打造成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地作出部署。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江蘇出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一年來,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奮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思想理論武裝更加強化,主流思想輿論更加鞏固,社會文明風尚更加彰顯,文化事業產業更加繁榮,文化對外傳播更加有力。這些成績,充分印證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偉力。

文脈傳承弦歌不輟,古老文明開拓創新。去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來到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倳浾f,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里傳承好。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蘇州平江路、鎮江西津渡、無錫清名橋……全省各個歷史文化街區人氣爆棚、熱鬧非凡。一條條古街,既承載了歷史記憶,也展現出時代新貌。

去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結束返京途中,來到鹽城市參觀新四軍紀念館,強調新四軍的歷史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要用好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江蘇省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今年3月起正式施行。遍布江蘇大地的紅色場館,紛紛成為熱門打卡地,成為人們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力量的鮮活教材。

不忘深切關懷,牢記殷殷囑托。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江蘇大地上融匯激蕩。

主流之聲愈加響亮,聲聲號角催人奮進,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下,人們砥礪前行的動力更加充足——

做強主流輿論,讓好聲音更響亮。今年7月,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的重要時刻,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長風破浪”全媒體新聞行動啟航,更廣泛地凝聚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去年,江蘇廣電總臺推出的大型通俗理論節目《中國智慧中國行》聚焦“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入腦入心。

筆筆濃墨重彩,篇篇繁花似錦,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下,江蘇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這個秋天,江河激蕩涌新篇。第六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在蘇州舉行,全景式展現大運河“朋友圈”,帶領大家“一站式”打卡各具特色的運河城市;2024長江文化節在張家港舉行,邀約“共飲一江水”的沿江城市開展交流互鑒,共同呈現一場長江文化的饕餮盛宴。

一項項文化創新成果,熔鑄古今、匯通中西,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下,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生動文化名片——

今年9月,江蘇原創舞劇《紅樓夢》赴新加坡連演4場,驚艷海外觀眾;“文明遇·鑒:中國民樂江蘇周”亮相德國,中國文化“漂洋過?!庇鲋簟R粋€個生動的文化交流現場,書寫著中華文化發展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文章。

在江蘇大地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顯著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新征程上,追夢的腳步愈發堅定。

傳承文脈,中華文化綻放璀璨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就新時代文化傳承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引領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下,江蘇從頂層設計到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助力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活力奔涌。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殷切希望:“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p>

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文化傳承與文明傳播相結合,多措并舉推動博物館事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今年9月,江蘇出臺《推動省直博物館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積極策劃推出精品展覽,創意開發夜游項目,豐富文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賦彩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這個國慶長假,全省362家備案博物館共接待觀眾超645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28.25%。

不斷“上新”展覽,博物館始終“有看頭”。一年來,江蘇各博物館策劃推出“無盡藏——蘇軾的書畫藝術精神”“運載千秋——新時代大運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等多個重磅新展覽,讓博物館“常看常新”。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相繼引進“愛琴海的榮耀——古希臘文明特展”“亞述之王:亞述巴尼拔——大英博物館藏亞述文物珍品展”等展覽,珍貴的域外文物遠渡重洋,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一年來,江蘇持續推進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用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探索“‘蘇’從哪里來”這個歷史謎題。

在江淮東部地區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興化草堰港遺址,考古專家發現了目前國內最早的鉆木取火器;鹽城市亭湖區的沙井頭遺址,一系列鹽業考古收獲進一步明晰了我國江淮東部鹽業生產歷史發展脈絡……上下求索,“鏟”釋文明,江蘇八千年的文明圖景正日益明晰,也加深了人們對中華文明的了解。

摸清文物家底,守護歷史記憶。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于2023年8月啟動,一年來,江蘇基層文物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深入田間地頭,尋覓歷史印記。截至9月初,全省118個縣級普查單元全部啟動實地調查,累計復查“三普”文物點2395處,新發現文物點305處,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去年6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國家版本館時強調:“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

賡續歷史文脈,讓典籍里的江蘇閃閃發光。啟動已8年的“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進入春華秋實的收獲季節,截至目前,已推出《江蘇文庫》出版成果近1300冊,成為“盛世修文”的成功實踐?!督K文庫》數字化工作同步推進,《文心雕龍》《廿二史札記》《讀史方輿紀要》……近千冊歷代經典著作走上云端,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文脈江蘇”傳承久遠、落地開花。

水脈連著文脈。滾滾東流的長江,貫穿南北的運河,一橫一縱,交相輝映。一年來,江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參與建設長江和大運河兩大國家文化公園”重要指示精神,一體推進長江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建設,成功打造一系列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志性成果——《長江春色圖》在省美術館首次對外展出,全球首個長江主題數字大展“何以長江——長江文化數字大展”在南京開幕,借助數字技術和數字邏輯,多元多彩的長江文化得到詩意解讀。今年正值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在揚州舉行的2024大運河文化發展論壇,匯聚真知灼見,共謀大運河文化的新時代發展藍圖。

守正創新,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扎實開展城鄉精神文明創建,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推進書香社會建設,提高社會現代文明程度。

一年來,江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推動一系列開創性、標志性改革舉措,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省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江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構建黨委、政府、群團和創作主體統籌謀劃、統一部署、統合推進的創作生產體系,通過重大題材文藝創作聯席會議制度等全流程全方位保障重點作品創作生產。作為2024紫金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演出,舞劇《10909》藝術地再現了“奮斗者”號研發和下潛至萬米海底的場景,以舞蹈語匯勾勒出中國船舶七〇二所三代科研工作者為中國載人深潛奮斗的歷程。打磨提升后的原創話劇《南京有個小西湖》今年全新出發。不斷涌現的文藝精品,滋養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一年來,江蘇不斷創新舉措,讓優質文化資源與老百姓直接見面。組織省級以上獲獎劇目以及廣受歡迎的新創劇目下基層演出;通過“家門口看大展”“家門口賞好戲”“家門口享非遺”等活動,將南京博物院、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3家頭部博物館的上百件館藏珍貴文物和重點文物復制品帶到老百姓身邊;深入開展非遺在社區、進鄉村活動,讓“文化大餐”更接地氣。作為全國票房重要“壓艙石”,省財政廳會同省電影局出臺電影促消費政策,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開展為期一年的“江蘇省電影消費惠享活動”,滿足觀眾觀影需求,激發了電影市場潛力。

江蘇現有小劇場1156座,示范小劇場50個、小劇場精品劇目40個。一年來,紫金文化藝術節小劇場單元、第二屆全國小劇場戲劇優秀劇目展演以及江蘇省小劇場演出季接踵而至,文化新空間已然成為培養觀眾、惠及全民的新載體,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文化體制改革的春風化雨,不僅滋潤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沃土,更為文化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運河迷蹤”讓夜游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更有趣、常州“音樂節+”帶動多元消費、“國潮風”吹遍各大熱門景區……一個個文旅融合新場景,折射出人文經濟融合的創新實踐。9月20日,全省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要求加快建設人民滿意、具有鮮明特色和強大競爭力的旅游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銀聯商務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6天,全省銀聯渠道異地文旅消費153.5億元,占全國文旅消費總額的7.99%,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江蘇全面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動江蘇文化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今年9月,在去年發起成立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研究院,是江蘇高校開展國際傳播的又一創新探索。建好用好全球傳播中心、“3D云游·水韻江蘇”線上平臺,推動“水韻江蘇”精彩傳得更遠、傳得更廣。

從歷史的深處到現實的廣度,從文化傳承到創新探索,越來越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國情、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產品走出國門。

江河交匯,文化潮涌。在高高揚起的旗幟指引下,江蘇文化弦歌不輟,如同江河之水,奔騰不息,匯聚成奮力前行的磅礴力量!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顧星欣 于鋒 陳潔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