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徐州:發揚“指尖技藝”,“繡”出美好生活,馬莊小香包變身富民強村“金荷包”

本報記者 蔣新會 李權 張雷

國慶期間的馬莊村香包文化大院內,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中草藥香,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俠正在為顧客推薦香包產品,數十位“繡娘”穿針引線,忙得熱火朝天。

66歲的馬莊村村民夏桂美一邊制作“真棒”香包,一邊笑著說:“今年訂單大增,大家干勁十足,我最近每個月能掙3000多元。”據王俠介紹,馬莊村及周邊村莊近600名婦女通過從事香包制作,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有幾個“繡娘”最高月收入超過7000元。

近年來,馬莊香包越來越火,銷售額逐年攀升,實現歷史性跨越。2022年,40萬個;2023年,超1000萬元;今年上半年訂單金額已達800萬元左右,全年銷售目標2000萬元。

小小的香包,如何成為富民強村的“金荷包”?近日,記者走進馬莊,探訪馬莊香包背后的故事。


謀變,改革驅動發展

做大做強香包產業,是馬莊產業振興的強抓手。然而幾年前,馬莊香包產業實行的還是群眾分散經營模式,品牌知名度在行業內也不夠響亮,在市場化道路上遇到各種困難。

如何將分散的經營模式向集約化發展?如何讓“馬莊香包”真正成為響當當的品牌?這是當時擺在村“兩委”面前的大問題。大家深知,香包產業要想發展必須有長遠之計。2018年,村“兩委”將2000多平方米的舊廠房改造成香包文化大院,成立香包生產合作社,村集體統一承接訂單、包裝設計、開拓銷路。馬莊村的香包制作從十來個人的分散小工坊,加速向產業化集聚發展,產品種類也拓展至120多種。

2019年接手馬莊村的產業發展工作后,王俠發現,后勤管理人員有20多人,而香包制作工人僅20人。變則通,通則久。“若想提升市場競爭力,必須對人員和成本進行優化,而且刻不容緩。”王俠頂著壓力進行結構調整、人員精簡,摒棄掉原來的粗放計費模式,將成本核算細化到一針一線,然后采取計件工資、多勞多得的形式,快刀斬亂麻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雖然當時有人不理解,但隨著各項措施執行后的收入提升,很多村民慢慢地接受了現在的工作模式。改革后的馬莊香包,成本降了近一半。


求新,以市場為導向

內部改革后,王俠開始思考尋找更大的市場。怎么辦?那就是“走出去”,發現市場、適應市場,真正以市場為導向。

2020年初,王俠經多方打聽聯系到一名中醫學家,按照中醫藥方做成香包內芯。后來又和徐州醫科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中藥香包品類越來越豐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外觀設計上,與南京藝術學院、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合作,從市場接受度以及時尚風向上思考,對大紅大綠的配色進行融合改進,結合實用性和美觀性,設計出50多個品類,更適應市場化的需求。”王俠說。小小的香包,越做越新、越做越大,也越做越“潮”。

到2021年,馬莊香包大院的香包銷售額已達800萬元。2022年年中,馬莊村黨委經過研究決定,改變依靠外來直播企業線上銷售模式,培養馬莊人自己的企業直播團隊,不僅能節省一筆費用,還能真正把馬莊香包的銷售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從而打造成馬莊香包產業完整的產業鏈條。如今,香包直播間建起來,企業直播號播起來,每日銷售額從最初的數十元增加到上千元,不少“繡娘”也加入直播隊伍,多了一份穩定收入。

2023年3月8日,王俠帶領團隊到杭州參加禮品渠道資源對接會,4月19日帶著新款的“端午祈福”香包參加了河南省禮品行業資源對接會,并陸續收到了一些訂單。

今年5月23日亮相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6月份又赴韓國、日本參展……

馬莊村的“香包致富車”駛向更為廣闊的市場。

和中國黃金聯名,和萬事利絲綢、盒馬鮮生禮盒合作,與百年老字號粽子品牌諸老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融合節令習俗、傳統文化、現代元素,產品持續推陳出新,營銷模式迭代升級,非遺香包正煥發出勃勃生機。馬莊香包的合作商越來越多,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產業規模越做越大。

最近,馬莊香包又有不少新動作。與知名服裝品牌和香料品牌合作,開發“爆改真棒”系列產品在線上銷售;推出的七夕香包禮盒、中秋禮盒系列,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國慶節前夕,馬莊香包又與上海一家服裝協會達成一筆虎頭帽訂單,據了解,由馬莊設計制作的中國傳統式樣的虎頭帽將被用于國際時裝周。“雖然首批訂單1000個,數量不是太多,但利潤還是很可觀的,我們制作的初樣已經得到客戶的認可,現在就是加班加點趕制了。”王俠告訴記者。

“下半年,我的精力主要放在線下開發上。今年還有20多場展會,希望能促進與一些大IP的合作。同時,我們還會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高鐵站、飛機場、名勝景區做鋪店,讓更多的人了解馬莊香包。”王俠思路清晰,對馬莊香包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根據國潮漢風的傳播流行,我們還打算做跨境產品,讓馬莊香包走上世界舞臺。”


奮斗,團結就是力量

長桌上擺滿了真棒香包、串珠、掛繩等,桌子兩側坐著七八個人,有的焊掛繩,有的裝袋,有的裝盒。馬莊村黨委委員孟輝,物業主任孟慶海,村民小組長武作華、王沖,馬莊農民樂團團長鄭強,村綜合辦主任袁開鋒等都在忙碌著,在馬莊香包大院里,這是趕訂單時的常見場景。

“大家忙完村里的工作,只要有空就過來幫忙。”王俠說,“全員上陣,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今年以來,馬莊香包銷售火熱,村干部帶頭上陣、加班加點,確保按時保質完成訂單。有黨員干部帶頭,大家個個干勁十足。

“一指用力”莫如“握指成拳”。馬莊香包的成功,與團結奮斗密不可分。唯有團結奮斗,才能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不斷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

2020年4月,馬莊村黨委書記毛飛初到馬莊,他給自己定了3個工作目標——持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帶領村民致富。“我們倆是男主內,女主外。”談及與王俠的分工,毛飛笑著告訴記者,“我負責總體工作,做好‘后勤’保障,讓她能心無旁騖、放開手腳出去跑市場、找訂單。”

王俠告訴記者,馬莊香包的發展是村黨委“一強三帶”工作法中“帶生活富裕”的一個生動體現。馬莊村黨委始終堅持選優配強“兩委”成員,在換屆中精選有想法、活力旺、能力強的年輕人加入村工作隊伍;聚焦鄉村全面振興不斷進行“頭腦風暴”,創新推出“黨建+產業富民”“黨建+社會治理”等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舉措。建起香包文化大院、提質升級香包產業,將香包與國潮元素、民俗文化、市場需求相結合,拓展銷售渠道等舉措,都是村黨委配強后集思廣益、大力開展“黨建+”所取得的成果。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馬莊,這個曾經偏僻普通的小村落,靠著發展香包、鄉村旅游等產業,如今實現年集體收入500余萬元,人均收入35600元,人均住房面積超過60平方米。馬莊村已成為“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幸福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一馬當先的勇氣,馬不停蹄的毅力,躍馬揚鞭的速度,馬到成功的效率。”毛飛說,將繼續提振馬莊村的精氣神,守護好馬莊香包這個品牌,讓香包“香”飄萬里。下一步,將在香包設計、銷售端重點發力,對材質、顏色、造型等進行創新,把香包這一“指尖技藝”發揚光大,用雙手“繡”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