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歐勇軍)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山海相擁的江蘇連云港帶給人們無限遐想。因海而生、枕海而進為港城人注入了攀山趕海的勇氣,也賦予這片土地神奇浪漫的人文氣質。八方賓客在“神仙氣”“田野氣”“煙火氣”里體驗“詩與遠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連云港把發展文旅作為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增長點,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加快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去年,連云港市接待國內外游客496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662億元,在創造“歷史新高”的同時,也在一步步創造文旅業奇跡。
從“一山獨秀”到“一城絢爛”
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入圍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黨的十八大以來,連云港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獲得了一批沉甸甸的文旅名片。
翻開1988年8月10日的《連云港報》,頭版頭條赫然印著《國務院確定40處重點風景區我市云臺山榜上有名》的消息。就在那一年,云臺山景區成為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直到2016年,花果山景區終于實現連云港零的突破——正式入列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名單。
一座云臺山不僅給了這座城市一個名副其實的綠肺,還以其江蘇海拔最高的傲人“身材”,帶領一座城市不斷奮進,實現旅游業的持續升級。獲得這一“金字招牌”后,花果山成為周邊景區甚至是周邊城市的絕對“頂流”。
據相關部門統計,獲得5A后,云臺山景區走好走實“大美新特優”大花果山景區發展道路,全面整合花果山與漁灣、東磊、孔雀溝等旅游資源,擴大全山游覽格局。至今景區游覽面積從12.8平方公里擴展到76平方公里,游覽時間從一日拉長至三日,單日游客接待能力從5萬人提升到10萬人,年平均客流量是314.61萬人次,且逐年打破歷史紀錄。
“一山獨秀”不是春。截至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44個。其中5A級景區2個、4A級景區13個;國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1個、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3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3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8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3個、省文明旅游示范單位4個、省工業旅游示范區8個……
從“散裝部隊”到“支柱產業”
園博園、漁灣歡樂城、傲來軍事主題館、連云港文旅總入口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運營?;ü骄C合提升、抗日山文旅產業園、東海羽山生態修復等10余個項目入選江蘇省重點文旅項目庫。黨的十八大以來,連云港市把文旅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進行培育打造,強力推進文旅產業發展量質并升。
實際上,自從2003年捧回“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后,港城旅游便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隨之而來的,是連云港市旅游接待設施的不斷提檔升級——從緩慢的綠皮火車,到時速200公里至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從設備簡陋的招待所,到裝修精致的高端連鎖酒店和民宿;從人煙寂寥的污染重地,到璀璨繁華的鹽河夜景;從簡裝舞臺上的走秀互動到大型沉浸式演出;從低端廉價的周邊產品,到獲得過省“紫金獎”的精致文創……
這背后也是連云港市文旅產業的不斷升級。5年來,連云港市已累計實施300余個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僅今年,全市在建旅游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207.69億元。圍繞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狠抓全域旅游布局和旅游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大項目和整治市場秩序,旅游產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態。
從“全域共贏”到“海外出圈”
從制定下發《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激勵措施》到省內頭部入境國際旅行商來連開展洽談,再到連云港市作為江蘇唯一的享有郵輪旅游入境和過境免簽政策城市。文旅產業正實現從“全域共贏”到“海外出圈”的跨步拓展。
其實,在2018年初,連云港市就啟動了全域旅游年活動,并成立了連云港市全域旅游營銷推廣聯盟——推進實現區域旅游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享共建的全域旅游新模式。
此間,“文旅+”“+文旅”多元開發思路得到廣泛重視和應用——通過搭建融合發展平臺,精心策劃舉辦連云港之夏旅游節、西游記文化節等活動;編印連云港文化旅游手繪地圖,全省首部旅游演藝劇《樂見西游》登上央視展播,推出研學游、近郊游、鄉村游等幾十條特色文化旅游線路……
全域旅游的觸角不局限在國內,海外也盡顯人氣。依托“大圣故里”連云港海媒賬號,連云港市入選“中國城市(區)國際傳播示范案例”;依托“打卡中國古韻潮音——你好,江蘇!”網絡國際傳播活動,連云港市成為眾多海外人民心中的“網紅城市”;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為擴大連云港國際旅游目標市場,連云港市深入推動“引客入連”計劃實施。
文旅融合的唯美畫卷正徐徐鋪展。全市上下正奮力書寫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的大文章,扎實推進文旅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