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一早,小洋口灘涂自然濕地分外熱鬧——數不清的候鳥正在銀色灘涂濕地上歇腳、覓食。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停歇地,小洋口目前已累計記錄到前來棲息的鳥類超過50萬只。
候鳥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更是最好的“環評師”。坐擁86公里海岸線與104萬畝灘涂,如東是資源大縣、海洋大縣。近年來,該縣堅持陸海統籌和區域聯動,著力推進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創新利用生態賠償資金開展替代修復、實施“美麗海灣”建設、強化執法監管等一系列務實舉措,為守好、用好“藍色家底”打下堅實基礎。
小洋口擁有15公里黃金海岸線和6萬畝灘涂,2019年起,如東先后拿出1000多萬元,在此建成占地面積660畝的勺嘴鷸保護小區高潮位棲息地,成為全球候鳥保護的關鍵節點。
“此地的‘前身’是一處圍墾養殖魚塘,我們通過使用生態賠償資金開展替代修復和改造,建成了勺嘴鷸保護小區高潮位棲息地?!比鐤|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穆雨兵介紹。
多年來,如東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實踐,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企業生態環境損害行為,在無法進行原位直接修復的情況下,嘗試以企業生態賠償修復資金開展替代修復。2019年以來,如東生態環境局依法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300余件,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和賠償額達到280余萬元;如東縣檢察院推動開展“網證不符”“船證不符”專項整治,向非法捕撈行為人追索生態損害賠償金共計104.19萬元。
“代償性方案”之外,如東還倡導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海洋生態修復,華能風電、中廣核、海上龍源等60多家涉海企業積極響應,累計籌集資金超2億元。作為最早在如東布局綠色能源產業的風電企業之一,華能風電已投入生態放流資金超700萬元,共計放流大黃魚、半滑舌鰨等魚苗1340余萬尾;中廣核先后多次開展漁業生態調查、鳥類觀測、海洋水質調查以及生態放流,生態修復總投入超千萬元,其中增殖放流資金超590萬元。
從2009年起,如東已連續15年開展海洋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放流各類苗種超3億單位。同時堅持依法管漁、科技興漁、生態護漁,嚴格執行伏季休漁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漁業行為,讓海洋生物休養生息。張清是專門收購高檔漁獲的海鮮商販,他對增殖放流帶來的好處感觸頗深:“前幾年無論是春夏汛,還是秋冬汛,很難見到大黃魚的蹤影,這幾年通過增殖放流,大黃魚數量逐漸增多,經常能收到2斤以上的漁獲?!?/p>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如東洋口港—東凌段海灣,有著“南黃海觀鳥圣地”之稱的東湖,湖水澄澈清冽,湖中魚蝦成群,引得成群水鳥翩躚而至。
“不僅是各類常見的鳥類?!睎|湖景區負責人夏鈺介紹,過去這幾年,鶴鷸、中杓鷸、青腳鷸、紅頭潛鴨、白骨頂、白眉鴨、鳳頭??等珍稀鳥類也頻頻造訪東湖。如東洋口港—東凌段“美麗海灣”岸線范圍為洋口港強排站至與通州灣交界處,蜿蜒31.83公里,具有生態環境優越、岸線資源豐富、生物種類多樣等特色,去年被評選為年度省級美麗海灣。
“海灣既是各類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重要生態空間,也是各類人為開發活動的主要承載體,是公眾親海戲水的重要生態空間,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十分集中?!比鐤|生態環境局局長邵向鋒介紹,近年來,如東結合海灣生態環境特點與岸區發展定位,制定“一灣一策”保護、建設方案,系統推進沿線污染防治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求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群眾臨海親海獲得感幸福感穩步提升、岸區經濟發展穩定向好。
如東洋口港—東凌段美麗海灣已整治修復濱海濕地72公頃、海岸線16.588公里,每年新增綠化面積800畝,灣內東湖旅游度假區已成為集湖面、濕地、島嶼、綠地于一體的海湖風情商旅休閑服務區。如東小洋口段美麗海灣蜿蜒33.6公里,按照多做“減法”、少做“加法”的原則,融合濱海特色景觀和“五彩如東”理念,打造9.53公里親海岸線;同時,立足資源優勢和自然風光,打造“海上交響樂”“海上迪斯科”、海疆紅色文明等人文生態景點,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個可漫步、可穿行、有溫度、有活力、有魅力的水岸空間。
為更好地做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今年,如東生態環境局與南通海警局如東工作站簽署了合作協議,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聯合執法工作,重點對直接向海洋排水企業和海洋項目進行聯合執法檢查,查看企業環境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以及污染物是否做到達標排放、固體廢物是否規范處置。
“通過與海警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工作,有效提高了海洋環境保護執法效能,今年以來,我們已先后開展了3次聯合執法?!比鐤|生態環境局綜合執法科科長季本華介紹,該局早在2021年11月15日便與南通海警局如東工作站進行了海洋環境保護聯合執法合作簽約儀式,兩家單位通力合作多年,先后查處了施某某私設排口向海洋排放養殖尾水案、南通某公司下海通道沖刷項目未批先建案等相關案件,為如東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此次的新協議是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
協議簽署后,如東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聯合南通海警局如東工作站分別于4月、7月對陽光島集中污水處理企業、金紅葉紙業(南通)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采用“提醒式”執法的方式,要求企業盡快整改到位,以免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損害。
“海洋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下階段,我們將繼續立足本職,強化與涉海職能部門的合作,共同抓好海洋生態環境大保護,打擊污染海洋環境、破壞海洋生態的違法行為。”季本華介紹,將加強與海警等涉海部門的執法協作配合,進一步細化協同配合,通過信息共享、聯合檢查等方式,構建“緊密型、互助制”的共贏執法模式,加快鍛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的海洋執法鐵軍,為建設美麗海灣提供堅強執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