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集中收割期,面對即將到來的一波雨水降溫天氣,江蘇各地立足“搶”字當頭,進一步加強農業機械調度,保障秋糧顆粒歸倉。
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大顯身手;運糧車跟隨一旁,協同作業……走進鹽城東臺弶港農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熱火朝天的秋收場景。今年水稻生產中,東臺沿海地區在全面實施全程機械化作業的同時,深入推進良種良法良技的融合配套應用,為糧食高質高效夯實基礎。
鹽城東臺弶港農場農業中心主任陳明堂告訴記者,主推口感和米質都比較好的“南粳9108”“香緣99”等水稻品種,一系列綠色生產新模式、新技術保障水稻高產豐收。根據專家測產結果,平均畝產預計達到650公斤。
為提前應對即將到來的降溫雨水大風天氣,連日來,江蘇各地搶抓時間,充分發揮全程機械化作業優勢,投入各類收獲機械緊鑼密鼓加快秋收進程,確保高質高效、應收盡收。連云港、宿遷等地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機具組織調度,引導外出跨區作業機具回鄉和外市機具跨入,參與搶收搶種。
連云港市東海縣寇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寇銳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投入十多臺的收割機到田間進行作業,基本上每天能收割600畝,爭取在降雨來臨前全部收割完畢。
淮安農業部門對糧站、糧庫等糧食倉儲設施進行騰空擴容,并利用現有糧食烘干企業、烘干中心開足馬力連續作業,通過機械化烘干,確保稻谷可直接打包入庫,實現糧食安全高效儲存。農技專家提醒,今年秋收時節降雨頻繁,農戶在降雨過后應積極采取疏通溝渠、開機排澇等降漬措施,加大農田排水力度,加快積水排除速率,減少積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