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中通快遞南京河西與生態科技島無人機跨江物流場景測試現場,載重15kg的“中通海燕”在120米高空識別起降場的二維碼后,精準落地10環,誤差0米。“我們已經測試了上萬次跨江投送,積累了30多萬公里的安全飛行里程。航線正式開通后,原先需要騎行70分鐘的配送路程將縮短至17分鐘。”項目負責人孫桂陽說。
同一時間,在中電信無人科技江島新天地起降點,伴隨任務指令下達和機艙緩緩開啟,一架黑色無人機騰空而起,向長江飛去。與此同時,建鄴區“云尚建鄴”智慧城市大屏上,實時呈現出機上“天樞”通信終端捕捉到的水域和江岸實景。
跨江投送、空警飛巡是建鄴區逐夢“低空之城”的生動鏡頭。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賽道,擁有萬億級廣闊市場空間和遠大發展前景。今年來,為了推動低空經濟相關產業發展,建鄴區選址規劃生態科技島作為專業場地,用于建設綜合試飛基地和飛行營地,打造飛手培訓、低空文旅等特色場景。
為加速創新成果落地與產業生態集聚,9月中旬,建鄴區首批12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正式對外發布。在物流領域,搭建低空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實現餐飲、零售等行業的無人機末端快速配送,利用無人機在相關醫療機構之間實現藥品快速配送;在公共服務領域,積極拓展環境監測巡查、低空氣象監測等應用;在消防應急領域,打造“兩分鐘消防圈”,為城市消防提供有力保障;在社會治理領域,利用無人機進行河道監測巡查、禁漁禁捕巡航、綜合開展違建治理等等。
中電信無人科技展廳
在中電信無人科技展廳,形態各異、功能強大的各類無人機引人注目。處在顯眼位置的一款無人運載機,曾“出征”今年南京半程馬拉松,為參賽人員運送AED心臟急救設備。“類似的硬件產品,大部分都來自我們的生態合作伙伴。”中電信無人科技產品和研發總監羅前春介紹,今年6月,中國電信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協調產業鏈各方力量,共同培育產業生態,截至目前入盟企業已達近百家。燕雀航空、快翼航空、金崴航空等一批企業先后落地,共同構建起從原材料研發到最終應用的一整套產業鏈條。
近日,中電信無人科技和縱橫股份旗下縱橫智飛(南京)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在為全國首個“2分鐘消防圈”的發布而緊張忙碌。“我們創新研發的CW-15V長航時無人機為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飛機,最高飛行時速超過100公里。接到報警后,巡飛中的無人機從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的中心點飛到全島任何一點上空都不超過2分鐘。”縱橫股份投資總監姚星宇介紹,無人機到達火災現場上空后,可依托中電信無人科技5G-A通感算一體技術將實時偵察圖像傳回,將為消防救援建立第一時間的態勢感知能力,從而提供最優路徑規劃,實現精準快速救援。
競速低空經濟賽道,建鄴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從地理位置來看,江心洲是南京市空域管制最少的城區,具備打造無人機各類應用場景的先天優勢,同時全島還是長江流域唯一可開發主城區島嶼;從平臺建設來看,已經建設了基于電信低空智聯網的飛行服務平臺、共建空天一體低空導航通訊創新平臺等多個公共服務、技術創新平臺。
“我們鼓勵企業來飛、來積累數據,把島作為集聚勢能的試驗場進行新技術的先行先試,共同打造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策源地。”生態科技島經開區招商中心主任朱延琴表示,截至目前,建鄴區已落地20余個低空經濟項目,未來還將繼續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平臺搭建、場景應用示范等方面發力,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引擎和平臺支撐,將生態科技島打造成全國一流的全空間無人科技島示范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