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靖江:黨建領航聚合力 托舉強村富民夢

靖江市孤山鎮(城北園區)金秋文體旅消費促進季活動近日落幕,活動中孤山鎮各村工作人員紛紛化身“店小二”,在所在村農產品展銷攤位“吆喝”,為村集體增收助力。2024年以來,靖江市各村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作為頭號“書記項目”,奏響強村富民主旋律。

    黨建領航,項目強村。靖江市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全過程,凝聚合力托舉強村富民夢。當前,靖江市正積極把握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帶來的機遇,實施新一輪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倍增”計劃,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檔加速”,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民共同富裕。

    建強骨干隊伍,擴大共富“朋友圈”

    秋高氣爽,生祠鎮東進村民宿迎來一批批上海游客,2024年旅游業預計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從被村民稱作“西伯利亞”的窮鄉僻壤到上海游客目的地,東進村在“領頭雁”張金榮的帶領下,實現了美麗蝶變。



△圖為生祠鎮東進村。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靖江市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村干部能上能下、鼓勵激勵、容錯糾錯三項機制,讓村干部特別是村書記“甩開膀子、擼起袖子加油干”。靖江市委組織部還組織開展各類培訓班,系統化提升村書記強村富民能力。

    在育強“頭雁”的同時,靖江市招聘“興村特崗”人員,選派“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鄉村振興顧問,持續為各村拓展共富“朋友圈”。

    近年,靖江市東興鎮惠圣村大變樣:村部內,共享直播間讓“帶貨”成為新農活;農貿疏導點內,正在建設屋頂光伏電站和冷庫;主干道公新公路邊,一塊低效用地被盤活,將用來發展區域商業中心等項目……國網泰州供電公司融媒體工作室副主任包魯峰自2023年6月被選派到惠圣村擔任“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以來,發揮自身專業、資源等優勢,和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謀發展。“在東興鎮黨委推動下,從2024年秋播起,惠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還將種植近612畝糧食,進一步推動村集體、村民雙增收。”包魯峰說。

    派下去的是一個人,背后是整個團隊并肩作戰。靖江市推行“干部駐村、單位聯村”模式,放大鄉村振興指導員撬動作用,充分調動機關、國企、院校等各方力量,構建開放式、多層次、廣覆蓋的支持體系。

    創新模式路徑,激活創富“強引擎”

    靖江市的斜橋鎮港城夜市自2024年9月26日開市以來,天天燈火璀璨,人來人往。這個夜市不僅帶火了斜橋鎮農文旅產業,更成為了村集體增收的源頭活水。



△圖為斜橋鎮港城夜市。

    和原址設“帳篷攤位”的夜市相比,這個升級版夜市共設置攤位200余個。有了管理服務費這項“增收大頭”,2024年斜橋鎮斜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可從2023年的124萬元躍升至400萬元以上。鄰村豐寧村也可通過為夜市提供保潔等勞務服務,年增收38萬元左右。港城夜市也是就業“蓄水池”,已帶動近700人就業。

    斜橋鎮黨委還讓“有資源無資金”的內陸村與“有資金無資源”的沿江村共建公司、抱團發展,推動斜橋村、黃普村、安寧村等5個村(居委)乘著夜市經濟發展的東風,共同成立“強村公司”靖江市尋味東阜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利用音樂草坪、東阜公園等現有資源發展文旅項目,打造強村富民“新引擎”。

    建設糧食烘干、倉儲、加工“一條龍”產業鏈,拓展社會化服務,這是“強村公司”靖江靖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發展規劃。孤山鎮黨委牽頭組織新聯村、勇進村、石橋村、土橋村四個村集體以入股聯合的方式,成立這家“強村公司”,突破土地等資源要素制約,攜手做大村級集體經濟“蛋糕”。

    黨建賦能,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創新模式和路徑。2024年5月底,靖江市出臺新的指導意見,鼓勵村集體領辦創辦經營實體,推廣獨立承辦、股份合作、混合經營等經營實體組建模式,以及社會服務、訂單生產、產業帶動、工程承攬、資產經營等運營路徑,推動資源“破障”、聯建“破題”、產業“破局”。

    新政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打通了“任督二脈”。在新政指引下,越來越多“強村公司”聯村帶農共致富。

    落實要素保障,聚合領富“新優勢”

    2024年,又有3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被列入靖江市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固定資產投資獎補名單,預計總共能獲得近430萬元的獎補資金。此前,已有7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獲得此項獎補資金共844.24萬元。



△俯瞰靖江鄉村。

    靖江市以真金白銀、真幫實扶、真情實意,落實全要素保障,引領各村加快強村富民步伐。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26條政策”涵蓋財稅扶持、審批扶持、土地政策、金融扶持、人才扶持、激勵機制等方面。

    靖江市還成立泰州首家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黨建聯盟,實施黨建引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六大計劃”,建成鎮村兩級“黨建+金融”服務站(點)100余個,有效打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強村富民在靖江市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合力托舉”。2024年,靖江市力爭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全覆蓋、10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60%、20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20%、300萬元以上的村5個以上。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