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積極主動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從老年人的老有所養“一老”,到困難兒童的健康成長的“一小”,以及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和社會慈善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每一件都關乎群眾的衣食冷暖,決定著百姓的幸福指數。
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97億,占總人口的21.1%,我國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養老服務貼心,老人生活舒心。2023年5月,《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公開發布,將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三大類16個服務項目納入國家清單范圍,在頂層設計層面推動了我國養老服務制度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重視老齡事業發展,方能守護最美“夕陽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這為新時代新征程養老服務工作指明了行動和方向。各地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老年人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長效機制,不斷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場景,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織密基本養老服務保障網。要加快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引導更多專業優質資源向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聚集,讓“養老”變“享老”的溫暖圖景成為現實,讓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更加溫暖。
兒童的健康成長牽動著千家萬戶。而幫助困境兒童健康成長,是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精準保障措施。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全國共有14.1萬名孤兒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圍、41.4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今年8月份,民政部等21個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方案》,將流動兒童群體整體納入國家制度保障范圍,設置了包括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發展保障等六個方面共19項內容,全方位保障流動兒童享有關愛服務。
流動兒童不僅是一個群體,更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各地各部門要對照項目清單,將流動兒童關愛工作納入民生實事項目重點部署,將流動兒童關愛工作納入平安中國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等統籌推進,形成部門聯動、上下聯通的關愛和保護格局,為流動兒童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讓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在服務“一老一小”群體精準化、精細化上下功夫,織密織牢“一老一小”服務保障網,以實際行動和成效托起億萬群眾“穩穩的幸福”。(鄒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