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阿富汗(海安-海拉頓)直達貨運班列重啟發車儀式在中鐵上海局集團海安物流基地舉行。中阿貨運班列的重啟,不僅為兩國擴大經貿往來深化務實合作、推進互聯互通提供了重要助力,也是江蘇南通打造中亞國家貨物運輸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務實之舉,標志著南通參與中阿經貿合作邁出了新步伐。
“南通——阿富汗.海拉頓班列”首發于2016年8月,路線從海安市通關始發,從新疆出境后,換軌經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后進入阿富汗境內,最終抵達海拉頓。隨著中阿貨運班列的重啟,南通本地以疊石橋紡織品為主的商品將借助這條軌道上的“絲路”出口中亞,開拓更大國際市場空間,為共建“一帶一路”帶來新的機遇。
國際班列作為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交通紐帶。近年來,南通主動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于2020年5月在海安開通長三角首條南向國際貨運班列,海安—東盟中歐班列穩定運行3年來,已累計開行班次85個、貨運量近7000標箱,有效整合了長三角區域和沿江沿海資源,促進與東盟地區經貿往來,為南通擴大雙向貿易注入了新動能。
南通海關駐海安辦事處主任楊占臣介紹:此次班列搭載貨物種類繁多,貨源地覆蓋江蘇及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為周邊地區的外貿企業出海中亞提供了新的物流選擇。自2021年以來,南通海關持續加強中歐班列業務政策落實力度,強化與班列出境地海關的溝通聯絡,提升班列監管服務效能,相繼完成了多條路線的班列保障任務,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
當前南通正全力搶抓共建“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重大機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更高水平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重啟直達貨運班列既是南通打造中亞南亞國家貨物運輸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務實之舉,也標志著南通參與中阿經貿合作邁出了新步伐。南通將以中阿班列重啟為契機,積極開拓中亞南亞等新興市場,放大“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產業帶+海外倉”協同效應,推動建筑、家紡等優勢產業出海,不斷激活開放發展新動能。
補齊江蘇“鋼鐵駝隊”運行布局“最后一塊拼圖” 南通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揭牌
10月31日,南通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在海安多式聯運集散中心揭牌,南通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單位獲得授牌。南通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成立后,補齊了全省國際班列公司布局“最后一塊拼圖”,為南通及蘇中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南通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由江蘇省班列公司與海安商貿物流園集團共同組建,將借助南通通江達海區域優勢,依托海安鐵路樞紐,以越南河內東盟線路為重點,打造精品線路,推動南通班列差異化發展,發揮南通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對外開放等方面優勢,促進物流貿易產業深度融合,讓通暢的“商貿路”成為發展的“經濟帶”。
海安自2015年“天馬號”國際班列開行以來,國際班列常態化開行中越、中老專列,中俄接續班列,歷經了從合作到自主,從零散到入圖,從單向到雙向的轉變,成為全省國際班列重要集結地。今年1-9月份,實現鐵路到發量183萬噸,同比增長36%,鳳山碼頭集裝箱吞吐量增長46%,累計開行國際班列17列。
(記者 周楊 戴祺 吳娟 肖巧云 茅文韜 姜明)
來源:掌上南通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