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費業態,“新”在哪里?同傳統消費相比,新型消費更加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往往伴隨著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在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也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發揮重要作用。
如何才能把握住“新”,把蘊藏的消費潛力釋放出來,為全市消費市場再添“一把火”?
今年以來,鹽城市著力提振消費市場,積極培育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探索廣闊消費“新戰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1至9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1%,位居全省第三。其中,9月當月家電“以舊換新”交易額達7885.6萬元,新能源汽車上牌4064輛。
可觀成績的背后,是政策與市場、生產與消費的同頻共振、合力用“新”,使消費潛力加速釋放、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呈現出鹽城市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展現經濟發展的韌性。
“新”在政策消費迎來“換”新潮
消費品的一新一舊之間,蘊藏著擴大內需的巨大潛力。今年的國慶假期,一系列政策“大禮包”,讓“以舊換新”成為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
“很早就想換一臺凈水器了,聽說現在有‘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就換購了一臺,很劃算。”在蘇寧電器鹽城大豐人民南路店,市民陳亞現場算了一筆賬,原價6299元的凈水器,國家補貼20%,再加上門店的優惠活動,4000多元就輕松拿下。
市場“唱主角”,利好政策來助推。自9月7日家電以舊換新“國補”政策全面落地以來,鹽城市京東五星電器、蘇寧易購等門店積極響應,不斷加碼補貼政策。通過疊加工廠優惠、舊機補貼、銀行補貼等額外優惠,讓消費者在活動中用最優惠的價格換購綠色節能家電產品。
“補貼政策加上門店本身的優惠活動,相當于產品在原價基礎上打了6折,前來購買家電的顧客明顯增多。”據鹽城蘇寧易購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瑋介紹,參與政府補貼的17大品類,基本能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常規家電外,凈水器、干衣機、洗碗機等消費升級型家電也因為政府補貼將價格“打下來”而異常“火爆”,排到了銷售榜單的前列。
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6日,今年全市累計銷售家電7.2萬臺,銷售額達3.38億元,使用補貼資金6369.6萬元,補貼金額列全省第七。其中,9月全市家電“以舊換新”交易額就達7885.6萬元。
“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同樣助力汽車市場迎來消費熱潮。
隨著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和車輛更新換代的加速,汽車“以舊換新”市場需求也迎來增長。為保障好消費者的置換需求,鹽城市各大汽車銷售門店鉚足了勁,“國補+廠家補貼”優惠力度空前。僅鹽都東方汽車廣場開展的國慶嗨購·約“惠”鹽都車展活動,就實現了1.7億元的營業額。
截至目前,全市已收到國家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5179筆(審核通過4828筆),已向上申請資金7790萬元;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5088筆,已向上申請第一批資金56.6萬元,審核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家電換“智”、汽車換“能”、家裝廚衛“煥新”……“以舊換新”既惠企又利民,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感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消費信心得到進一步提振。
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鹽城市將持續推動國家和省相關補貼政策在家電、汽車、家居家裝等方面落地實施,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以舊換新”相關工作方案,疊加政策效應,深入企業宣傳政策,發動企業參與“以舊換新”活動,對參與企業行為規范進行監管,保障活動切實取得成效。
“新”在模式“解鎖”流量密碼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和體驗式的需求持續上升,文化與旅游的有機結合正呈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尤其是“國潮”與文旅經濟的深度融合,傳遞出文旅市場蓬勃發展的“新信號”,激發了新的消費熱情。
國慶假期,鹽南高新區珠溪古鎮的多元文旅新模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其中,主題巡游活動給游客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編鐘笙簫傳統樂器演奏悠揚入耳,展示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魔幻秀場”的親子魔術互動劇,將古典文學與現代魔術巧妙融合,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假日體驗。
“珠溪古鎮的活動對孩子來說確實挺新鮮的,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元素。今天也是第一次近距離地與魔術師互動,孩子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節,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真的很好。”市民胡明華表示。
“中秋國慶假期,珠溪古鎮共計接待游客17.4萬人次,帶動消費超700萬元。”鹽南高新區珠溪古鎮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加洋介紹,游客中超七成為年輕群體,家庭式出游群體占比超六成。有3萬輛車進入古鎮區域,其中外地車牌占三成。
“國貨潮品”流行、數字消費蓬勃、文旅融合理念深入人心……這些都是“新型消費”崛起的標志。作為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主力軍”,直播、短視頻電商模式近年來也極大促進了消費轉化。
上午,在亭湖區新洋經濟區亭湖新動能直播基地的二樓直播間內,主播小玖正在向直播間的網友講解《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一書的內容及適用人群,得到網友的紛紛點贊。除了書籍,直播間里生活日用品、精品零食、鞋品服飾、本地農產品等一應俱全,讓一些沒有出游計劃的網友在線就能享受購物的愉悅。
“假期里我們每天準備不同類型的直播四五場,每場直播三四個小時,當前平均每場直播在線人數有二三千人,平均每日交易額在3萬元左右,商品發貨也和平常一樣,確保消費者能夠及時收貨,充分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亭湖新動能直播基地負責人介紹。此外,亭湖新動能直播基地還攜手格麗思蛋糕、潮間帶藝術村等開展聯動直播,為消費者選好物、發福利。
消費活則經濟活,消費興則城市興。一個個熱鬧的消費場景,折射出鹽城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
“新”在群體更多需求被“看見”
從“新消費群體”,可以看發展之勢。
人口結構和社會的不斷演變,消費需求、生活方式和行為態度的變化,也催生出越來越多新的消費客群。新手爸媽、銀發一族、新中產……新人群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為拉動新消費這艘巨輪注入澎湃動力。
鹽城是全省老齡化程度較高和老年人口較多的設區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60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201.5萬人,老齡化率達30.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2個百分點。
如何增進老年人福祉、布局銀發經濟新產業?江蘇出臺的《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將從老年用品、康復輔助器具、智慧健康養老、適老化改造等10個重點方向發力,用心用情用力勾勒廣大銀發族幸福晚年生活圖景。
“鹽年益壽”幸福頤養超市一號店里明亮溫馨,家住附近的劉爺爺仔細挑選著心儀的商品:“這里老年用品種類齊全,產品有保障,質量更放心。”“幸福頤養超市”是市民政局精心打造的一站式為老服務平臺,目前,超市產品共有輔具租售、老年用品、電子產品、健康食品等4大類300余種。店內養老顧問免費提供健康咨詢、商品導購、使用指導等服務。
“銀”中藏“金”,“銀發經濟”新風口,迎來掘“金”新機遇。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鹽城市聚力打造“鹽年益壽”養老服務品牌,加快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推進養老事業和產業聯動發展,形成定位精準、互聯互通、功能互補的養老服務大格局,用心用情用力守護好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兒童樂園開進商超,研學游、親子游、家庭房需求量不斷攀升……一邊是家長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另一邊是友好型親子消費新場景,既能陪娃又能各取所需的“親子經濟”在鹽城日益升溫。
走進鹽城的各大商場,和兒童相關的教培機構、兒童樂園、書店都多了起來,涵蓋玩具、文化、娛樂、餐飲等多個領域,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消費的“1+N”模式已成為主流,主打沉浸式“遛娃”的親子消費形式成為商圈消費新增長點。在鹽城萬達廣場,帶孩子在親子樂園玩耍的李瑤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周末經常帶孩子來家附近的商場,孩子上圍棋課的時候自己逛一逛,上完課可以直接吃飯或者娛樂,“全家人都很舒適充實!”
作為新興消費領域的璀璨明珠,親子游、親子酒店、親子研學、托育園等“親子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滿足家庭對親子互動與成長陪伴的深切需求,也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新”在場景升騰濃濃“煙火氣”
看書、喝咖啡、看話劇、聽音樂會、看文創……一到周末,坐落于市區建軍路的1956星劇場,就吸引眾多從南京、上海、杭州趕來的文藝愛好者。對于他們來說,不輸一線城市的顏值規格,與一線城市同步的劇目,卻只有三分之一的演出票價,還能坐高鐵直達,真的太香了!
1956星劇場的前身是落成于1956年的“鹽城電影院”,作為曾經鹽城最熱鬧的娛樂場所之一,它承載著一代代鹽城人的歲月記憶。改建后的外表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歷史韻味,內里卻是吸引年輕人的新天地。
走進劇場,原木房梁搭配只用簡單線條修飾的四面奶油色調墻壁,配合屋頂天窗引入自然光線,處處體現著“美”。劇場內左右兩側還設有展覽空間、繁星書店、星品商店等設施,日常均免費對外開放,時有主題藝術展、文學讀書會等活動開展。“從進門到二樓的每一步,都太像是在看展了!”從杭州來的游客龔舒似乎在鹽城找到了“文藝”的“要義”:不是一味地拍照、修圖,而是真真切切有種東西流入你心里。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類似于“鹽城電影院”的諸多標志性“城市記憶”被定格成過往,一度黯然失色。如何讓這些從歷史煙塵中走來的老建筑煥發新生?
鹽城市通過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喚醒了一座座沉睡的歷史建筑,讓“老味道”與新潮流深度融合,既保留原有的生活味和歸屬感,又讓老建筑融入現代生活,成為城市“新空間”,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及游客。
由原肉聯廠改建而成的樂庫1968,是鹽城市首個工業遺存舊改項目。在保留冷庫、水塔、走廊、樓房等完整工業遺存的同時,外立面上沿用了原有建筑的色調,增強人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利用工業記憶,樂庫1968將體育、商業、文化相結合,打造涵蓋“體育休閑、文化創意、生活配套”為一體的時尚運動街區。
“作為長三角首個冰雪主題文創街區,樂庫1968不僅打造了大型室內冰雪樂園,還建成鹽城首個全季節室內冰上運動體驗中心。”據項目負責人薛景介紹,結合新的消費趨勢,不斷“上新”的消費場景,也為樂庫1968“圈粉”不少。目前已有知名運動自行車品牌商家和健身、臺球、街舞等多家體育運動運營商進駐街區,更有多家餐飲、文創、零售、休閑和服務企業入駐或達成入駐意向。
新舊碰撞、時光交疊。通過空間優化、場景重構,越來越多的老建筑以新的方式“打開”,重新涌起發展脈動,呈現出一個個新型的消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