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開工率較9月提升1.6個百分點,施工強度延續回暖勢頭;線下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8.2%,家電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40.2%;主要港口日均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上漲7.8%;初創企業經營活力指數同比增長9.0%……10月,我國消費、投資、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等多領域高頻數據增幅明顯,映射四季度開局經濟回升向好之勢。
高頻數據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風向標”。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湖北考察時指出,今年還剩下不到兩個月時間,各項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要進一步抓緊抓實,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針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組合拳”,著力推動經濟穩定向上、結構不斷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關鍵時期、關鍵一年,振奮精神、鉚足勁頭,干字當頭、眾志成城,奮力沖刺四季度,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信心聚力,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三季度GDP環比增長0.9%,環比增速連續9個季度正增長;高盛將2024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從4.7%上調至4.9%……多個“上升”數據彰顯信心,經濟向好回升基礎繼續鞏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經過努力頂住下行壓力、克服困難挑戰,保持了經濟平穩運行、結構調整優化、民生持續改善的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由探底到筑底再到回升的演變跡象越來越明顯。我們更有底氣和信心乘勢而上、團結拼搏,克服發展中的問題、轉型中的陣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政策加力,做好貫徹落實大文章。 宏觀政策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必須用好的關鍵工具。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的基礎更堅實,決策科學、政策給力是核心“密碼”。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出臺有力有效措施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資本市場;“兩重”“兩新”加快推進,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等形成化債“組合拳”為地方發展減負擔、增動能……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施策,存量政策疊加增量政策利當前、惠長遠。用好存量政策、落實增量政策,拉動經濟、擴大投資、提振消費、加快轉型,持續釋放溢出效應,四季度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有支撐。
改革發力,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打破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關鍵在科技創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前三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速高于全部投資13個百分點,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9.5%;集成電路產量、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6%、22%;新能源汽車產量、出口同比分別增長31.7%、12.5%……保持戰略定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改革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高技術產業投資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大幅領先整體水平,中國經濟“進”的動能持續增強。
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全國上下增強信心、凝聚合力,鼓足干勁、鉚足力氣,推動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加快落地,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不斷增多,中國經濟巨輪風勁帆滿破浪遠航。(王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