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泰州姜堰:炫舞“水上良田”,“織夢人”鼓起“錢袋子”

“真想不到,今年種植的140多畝芡實全面豐收,畝產量比去年提高了10%,總產量超2萬斤。”11月16日,泰州市姜堰區顧高鎮建林種植家庭農場主俞建林面對記者的提問,口中連說想不到,幸福神態寫滿臉上。



芡實又名“雞頭米”,是一種具有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水生植物種子,被譽為“水中人參”。但這種水生植物在姜堰這種通南高沙土種植比較困難。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種植芡實,人雖然忙點,但省心多了。”俞建林快人快語。

俞建林從去年開始試種了100畝水面,從種植、采摘、去皮、脫殼、篩選、入庫,當年10月就結出了碩果,畝產超130斤。在“水上良田”里,俞建林撈到了“第一桶金”。今年在村里的助力下,他又流轉土地40畝,擴大了種植面積,村里專門為其配齊了種植技術一套人馬,突破了氣候、土壤與種植之間的“隘口”。

“不瞞你說,今年畝均銷售額在1萬元左右,畝均利潤在3200元以上。”俞建林樂開了花。



姜堰自古以來江水、淮水、海水在這里交匯,是因水而興的城市。當下類似俞建林的“織夢人”還有很多,菱角、蓮藕、水芹菜等水生植物的種植成了他們向幸福進發的利器。顧高鎮的大片藕塘里,胖胖的蓮藕被農戶們從淤泥里拔出,經過清洗加工銷往江浙滬等地。夏莊村黨總支副書記許玲說:個頭大、皮色白、口感甜且沒有土腥味兒,每天的采摘量約3萬斤左右,還有不少外地客商前來收購。目前,每斤能賣到5至6元,每畝利潤可達到5000元。

在俞垛鎮菱葉鋪滿池塘,宛如一塊塊綠毯,農戶們穿梭其間采摘菱角。“水天堂”里,農民跳起了多彩多姿的“豐收舞”,唱響了新時代幸福的贊歌。



如果說時令水菜是姜堰人在隨遇而安中接受的自然饋贈,那么水產養殖則是姜堰人“水中淘金”的傳統產業。

姜堰區溱潼鎮馮莊村村民劉春業是另一個“織夢人”,60畝的蟹塘成了全家人手中的“金飯碗”。

10年前,他承包了60多畝水面蟹塘,專門從事溱湖籪蟹養殖,從當初的一年收入幾萬元到去年的30多萬元,收入逐年遞增。劉春業高興地說:“今年效益還不錯,畝產大約在300斤,每畝能夠產出15000元。”

“水韻馮莊”全村1900畝水面都有了籪蟹塘主。村黨支部書記吳亞東告訴記者,如今像劉春業一樣從事養殖籪蟹的農戶有近50戶,從事經營的商住戶70戶,1500名村民從中收獲滿滿的幸福。

一只只螃蟹給馮莊村帶來了“潑天的富貴”。據了解,該村籪蟹大市場每年銷售籪蟹在1億元以上,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31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接近4萬元。



2020年,溱湖籪蟹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姜堰區為做大籪蟹產業,做足“水上良田”文章功課,全區4.7萬畝水面成了“織夢人”致富的“夢工廠”。年產量超過5000噸,產值超5億元。從事養殖籪蟹的7000多名村民收獲“潑天的富貴”。

一大批姜堰人成了養殖能手、種植專家。炫舞“水上良田”成了姜堰區重要的“水產糧倉”。

有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姜堰區水產品產量3.62萬噸,同比增長7.7%,其中養殖產量3.19萬噸。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83元,同比增長6.8%,增速快于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縮減至1.9。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