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疊加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落地,10月份最新發布的各項先行指數回暖,顯示出政策效應快速釋放,拉動經濟、擴大投資、提振消費、加快轉型的作用明顯,經濟向好回升基礎繼續鞏固。(央視網)
看一個國家的發展,既要看躍動的數據,也要看其背后所呈現出的萬千氣象與發展春潮。在重大項目火熱建設現場,在廣袤的鄉村、忙碌的機場車站、游人如織的景區,呈現出了一種活力中國的憧憬與希望、流動中國的生機與活力。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第一動力,是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564億元,同比增長3.3%;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10月份,家電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40.2%,增速連續2個月超過40%;10月份,西南地區參與3C數碼產品以舊換新增長顯著,微單相機、運動相機、學習機的增長均超兩倍……這一系列消費市場“火熱”的數據,映照著消費信心的不斷提振,折射著經濟發展的澎湃“活力”。
外貿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近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向好。今年前10個月,我國出口20.8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我國進口15.22萬億元,同比增長3.2%;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經營主體數量66.5萬家……今年以來,外貿向好態勢持續鞏固,折射出中國經濟活力之“旺”、發展奔騰,反映著我國外貿基本盤穩健有力,外貿格局持續打開。
物流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民生保障的“生命線”,也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58.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農產品物流總額4.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4%;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4.2%;截至8月13日,我國2024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物流數據持續向好,共同交織出了繁忙中國的經濟加速度。
作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重大項目建設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各地不斷吹響重大項目建設和提速的號角。譬如,截至目前,江蘇450個省重大項目已完成投資超過5500億元,200個省民間投資重點產業項目完成率超過90%。一個個強有力的項目,不斷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繪就新底色、增添新動能。
一組組亮眼的數字,是喜人的答卷,是前行的信心。前行道路上,讓我們繼續凝聚奮斗的共識、激揚奮進的力量,共同推動“中國號”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于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