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興化市安豐鎮的蟹小七水產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系列制作流程正“絲滑”地進行著。蒸煮、冷卻、泡鹵、裝盒……憑借源源不斷的線上訂單,一盒盒精心制作的花雕蟹迅速打包完畢,將通過快遞送達客戶手中。
“‘蟹小七’是興化市眾多河蟹深加工企業之一,也是河蟹全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興化市大閘蟹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道。作為“中國河蟹養殖第一市”,興化市河蟹年產量高達7萬噸。這一產業不僅繁榮了養殖業,還推動了加工業的興起,并進一步帶動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成為全國范圍內“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的案例。
培育“興化1號”,樹立河蟹產業新標桿
“再過幾個月,就可向養殖戶供苗了。”“興化1號”育苗基地負責人說,蟹苗繁育推一體化基地位于興化市興東鎮周韓村。
河蟹養殖的關鍵在于蟹苗品質。以往,每年年初,興化河蟹養殖大戶都要到外地選購蟹籽,再投放到自家育苗塘培育蟹苗。圍繞河蟹產業發展痛點,今年,興化市啟動“興化1號”蟹苗繁育工作。這是興化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合作培育的新品種,是綜合多種育種技術創制的早上市河蟹新品種,其性腺指數比同期常規河蟹提高10%以上,“興化1號”蟹苗繁育工作將通過品種培優,帶動興化河蟹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河蟹產值有望實現翻番。“興化1號”蟹苗繁育推一體化基地占地面積約400畝,總投資約1800萬元,建設扣蟹培育池塘12個。興化將通過8年左右時間,努力培育出“興化1號”新品種的成蟹。
除了培育新品種,興化通過養殖基地標準化改造,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河蟹生態養殖體系。2021年,興化市生態大閘蟹產業示范園完成改造。示范園建成以來,一方面進行了基礎設施改造,如應用尾水異味修復等生態化養殖模式、投放增氧設備等;另一方面提供資源支持,如對接中國水產研究院,引進優質苗種,常態化開展養殖培訓,對接引入快遞、物流服務等。
通過不斷調整優化,興化常年河蟹養殖面積達到63萬畝,年產量7萬多噸,占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直接帶動1.8萬戶蟹農增收,“小螃蟹”撬動了190億元的“大產業”。
推進精深加工,提升河蟹產品附加值
今年秋季,全國河蟹全產業鏈建設推進會在興化市召開。螃蟹深加工是會議的“高頻詞”。興化市大閘蟹行業協會負責人說,品質高的興化大閘蟹往往價格都不低,但小殘蟹、小規格蟹在市場上卻貨多價低,所以必須把深加工作為螃蟹產業發展鏈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小規格蟹通過深加工也獲得高效益,從而提高養殖戶收入。
“昨天收購的2兩規格普通母蟹每斤40元,高出蟹市場收購價20%。”中堡鎮三鮮海皇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凡根友說。
順應螃蟹深加工,三年前,興化籍大學生凡根友返鄉創辦了螃蟹深加工企業。將2兩規格普通母蟹加工成花雕蟹,小殘蟹加工出蟹肉,規格更小的“老頭蟹”加工成香辣蟹。去年,公司螃蟹加工產值達1000萬元。
蟹小七水產品有限公司是興化從事河蟹深加工較早的企業,是引帶深加工的“龍頭”。“掌門人”戚銀從大閘蟹養殖起步,通過規范河蟹制品加工標準和工藝流程,大幅提升河蟹附加值。如今該公司擁有1700余畝的養殖基地,引進新設備新技術進行機械化管理,公司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并帶動上百名農民就業。
興化有30多萬人從事大閘蟹相關行業,除去大量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其中不乏河蟹加工相關企業。
連日來,“國蟹預制產業園”正啟動建設。國蟹預制產業園由安豐鎮42個村合股投建。產業園占地82畝,計劃總投資5.2億元,設立暫養區、冷儲區、加工區。加工區除了加工香辣蟹、花雕蟹,還對精品蟹進行加工預制。
不僅如此,興化結合千億級健康食品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打造了河蟹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推出蟹黃豆腐、香辣蟹、花雕蟹等一系列預制菜,形成蟹黃油、蟹黃粉、蟹黃醬等10多種深加工蟹產品,全市生產廠家達200多家、規模企業30家,年加工量4.5萬噸,建成河蟹出口基地2家。
深化河蟹IP,引領產業“出圈”熱潮
蟹黃包子、蟹黃大餃、全蟹席……國慶假日,興化銀北門品蟹一條街游人熙攘、賓客盈門。這是興化首個以螃蟹為主題的農文旅美食休閑街區,街區特色鮮明,經典國潮風更是給這條街區增添活力。
據統計,興化國慶假日以“品蟹賞菊”為主題的文化旅游活動,累計接待旅客76.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3.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5%、39.4%。“從去年開始,每個蟹季,我們都要請興化的旅行社代購三至四次大閘蟹。”來自上海的游客張女士說。
不僅如此,永豐、安豐的螃蟹養殖示范區也吸引游人駐足,感受、體驗別樣的“蟹風情”。
興化把河蟹產業作為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以放大“興化大閘蟹”品牌效應為引擎,全力打造河蟹IP,驅動文化旅游經濟協同發展,讓游客品嘗到美味的同時,加深對興化文化底蘊的了解,增強興化旅游業的吸引力。
借力電商直播、中秋國慶等節慶經濟、千垛景區等網紅地標引流,推動大閘蟹產業與生態休閑、旅游觀光融合發展,增強“興化大閘蟹”品牌曝光度,是近年來興化大閘蟹頻頻“出圈”的關鍵一招。
當前,農業與旅游融合已成為現實趨勢。作為江蘇省全域旅游示范市,興化大閘蟹作為特色主題農業類型,與旅游的融合發展是豐富旅游新業態載體的創新要求。
通過挖掘興化大閘蟹產業中蘊含的文化、工藝、產品等,進行文化普及、美食體驗、休閑度假,推進美食與旅游一體化,衍生出生態旅游、工業旅游、研學旅游等不同類型的旅游新業態,不斷創新旅游產品類型和經營模式,從而實現旅游發展的轉型升級。2023年,興化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559億元,增長7.5%,成為“千億縣”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