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強富美高”新江蘇這十年|蝶變!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并從“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四個方面,擘畫了“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為江蘇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十年來,江蘇牢記總書記囑托,團結拼搏、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一筆一畫把“強富美高”新江蘇從“大寫意”繪制成“工筆畫”。

翻閱十年來省委全會的報道,一份份緊跟時代發展、緊抓貫徹落實的決議、決定中,“創新”出現497次,“現代化”出現322次,“高質量發展”出現203次……這一個個高頻詞跳動的是江蘇發展的強勁脈搏,凸顯的是江蘇牢記囑托答好“強富美高”新答卷的擔當與作為……

牢記囑托 答好“強富美高”新答卷——

2014年12月22日至24日

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

牢牢把握“兩個率先”的光榮使命、“建設新江蘇”的最新定位、“五個邁上新臺階”的重點任務、“四個全面”的總體框架、“為全國發展探路”的諄諄囑托,意氣風發地投身于推進“兩個率先”、“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的偉大實踐。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

圍繞經濟發展高質量、改革開放高質量、城鄉建設高質量、文化建設高質量、生態環境高質量、人民生活高質量這“六個高質量”發展任務,把“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不斷推向前進,把總書記為我們勾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2020年12月22日至23日

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

著力深化“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真正把總書記的關心關懷轉化為推動“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豐碩成果。

2023年7月28日

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

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以當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擔當,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2024年5月30日

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把握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要方法論,扎實穩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熱詞里看落實——

創新 497次

現代化 322次

文化 290次

農村 286次

產業 257次

高質量發展 203次

生態 185次

教育 177次

環境 163次

科技 153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89次

數字里看亮點——

踐行囑托十年間——

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在田間地頭、社區工廠、校園課堂,在重大科技攻堅一線,在鄉村全面振興現場,在文化保護傳承舞臺,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奮斗奔跑,將殷殷囑托化作澎湃力量,一筆一畫為“強富美高”新圖景添彩。記者近日走近曾與總書記“面對面”的10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杰出代表,聽他們說說“這十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榮譽主任 劉韻潔

這十年,我們從跟跑到領跑,實現了互聯網技術的跨越。研發啟用全球首個大網級網絡操作系統CNOS,實現網絡操作系統自主可控;發布確定性網絡,更快、更低成本地賦能實體經濟,技術指標全球領先。我已年過八旬,但依然有自己的“小目標”:通過技術手段將AI的能力融入網絡,提升網絡智能化水平。未來,網絡大模型將替代現有網絡生態,整個網絡將變得更智能更聰明! 張宣 整理

徐工重型工藝技術部主任工藝師 陳亮

習近平總書記到公司視察這七年來,工廠變化很大,如今正全力打造世界級智能化輪式起重機“領航工廠”。生產線智能擰緊功能全部打通,行業內率先實現數字化在線檢測,保證下線產品合格率達100%。無人化生產、無人化物流也有進展,比如兩款產品的輪胎在輸送、搬運、裝配、擰緊等環節全部是機器操作。我們還建起數字孿生平臺,打造數字化產線、數字化工位,重要的設備參數在一塊屏上就能全面展示。近兩年,徐工集團把“智改數轉網聯”列為董事長“一號工程”。我們將向著這個方向繼續推進,通過不斷創新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重型”。王巖 整理

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 趙亞夫

十年來,我和戴莊村黨委的同志們一起,引領全村農民,努力辦好合作社,走共同富裕道路。我提出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帶領合作社走綠色發展之路,水稻田的小動物由原來20種增加到145種,面源污染降為零,每畝水稻田凈收入達到兩三千元,比之前提高四五倍。除提供技術指導外,合作社還為農民提供農產品銷售、生產資料采購、金融貸款擔保等無償或低償服務,并優先安排低收入戶及返鄉農民工參與合作社各項勞務用工。去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已達到4.3萬元,是10年前的2.2倍。錢飛 整理

鎮江市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 魏巧

近年來,我們“新農人”群體腳踏實地助力產業發展,帶動鄉親增產增收,為廣袤鄉村增添生機活力。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我們農場,更多的是在校的農學生、下鄉創業的大學生、回鄉接班的“農二代”。鎮江“新農人”群體的平均年齡不到35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超過68%。這背后,是一系列政策的支撐,我向全國人大建議開展多層次“新農人”培育計劃,鎮江積極啟動選拔培養優秀“新農人”計劃,農場一年就培訓農科生約3000人次,農業產業的“牛鼻子”抓得更牢了。艾培 整理

淮安市新安小學黨委書記 張大冬

回望這10年,我想用“自信”兩個字來概括。孩子們眼中有光,越來越自信。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是學校開展紅色教育的重要場所,目前紀念館累計接待參觀6.2萬人次,而一大半講解任務是由孩子們組成的“小好漢”宣講團完成的,成員超過200多名。10年前,新安小學只有1個校區,如今已發展成擁有3個校區、9所幼兒園的教育集團,進一步擴大了優質教育的普惠面,推動各校區優質均衡發展。楊頻萍 整理

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家庭醫生 王圣勤

十年來,我見證了村民從最初對建立慢病檔案的抵觸到主動自我監測的轉變。尤其是我們家庭醫生為慢病患者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使其逐漸好轉后,大家對健康管理愈加重視,不僅積極主動參與各類健康講座、咨詢活動,也自覺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建議。村民健康素養的提升,為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奠定堅實群眾基礎,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家庭醫生工作在促進基層健康方面所發揮的積極影響力與深遠價值。錢飛 整理

揚州市廣陵區湯汪街道社會治理辦公室主任,杉灣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肖文

生態文明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我們將社區“邊角地”變為承載老百姓日常“小確幸”的口袋公園,居民在家門口就有休閑健身娛樂的好地方,讓他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轄區范圍內,60歲以上老人有上千號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定期奉上“精神大餐”,在潛移默化中涵養文明之風,讓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惠及于民。張韋 整理

南通博物苑苑長 杜嘉樂

近些年,江蘇文博事業越來越“熱”,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進博物館,博物館成為大眾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南通博物苑擁有5萬多件藏品,每年吸引2萬多名企業家和近3萬名中小學生走進來。張謇企業家精神特展走出南通、走向全國,接下來我們還將出國辦展,讓世界認識張謇、了解中國。明年我們將迎來南通博物苑建苑120周年,我們將進一步創新歷史文化的表達方式、表現形式,在更大舞臺、用更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賁騰 整理

蘇繡代表性傳承人 盧建英

2014年至2024年,是我踏入蘇繡行業的第四個十年,仔細想來,“堅持不懈”是我這十年的關鍵詞。這十年里,我的創作腳步不曾停息,培養帶領一個團隊,創作了很多作品,繡遍了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傳世之作。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讓我更加堅定信念,把蘇繡事業發揚光大。我們赴全國各地參展,并帶著作品走出國門,與國際友人互動交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還走進校園,為孩子們帶去公益社團課,讓蘇繡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陳雨薇 整理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 王俠

近年來,馬莊村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和文化建設大變樣,整個村都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打造一系列文旅產品和線路,深入挖掘香包、民俗文化等,將其融入旅游體驗,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村里的農文旅逐漸規模化、品牌化,不僅帶動村民就業,也讓馬莊的名聲傳得更遠。未來,我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香包市場,帶動周邊更多村民就業增收,同時進一步發展壯大馬莊農民樂團,挖掘和傳承馬莊鄉村文化資源,積極探索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的鄉村振興典范。 張濤 整理

江蘇的全國第一——

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總數已達80個

江蘇牽頭13個集群

參與1個集群入選“國家隊”

總數第一

占全國比重近1/5

長三角比重1/2以上

江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

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

兩化融合發展水平

連續9年全國第一

江蘇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1200家

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梯隊

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發明專利申請量

位居全國第一

教育部、江蘇省共建

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

建成沿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超1180萬千瓦

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萬美元

居各省(自治區)之首

江蘇是全國首個在冊個體工商戶

總量破千萬省份

連續5年位列

“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江蘇省內河航運里程約24000公里

居全國第一

2023年實際使用外資規模253.4億美元

繼續保持全國首位

江蘇共與全球64個國家

締結352對國際友好省州和城市

430多對友好交流省州和城市

總量穩居全國第一

……

(省統計局等提供)

江蘇的“國”字號——

國家高新區18個

國家經開區27個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5.1萬家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15家

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32家

國家實驗室1個

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超40個

國家一級博物館26家

國家5A級旅游景區26家

國家工業遺產14個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6家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78人

“中國文學之鄉” 5個

……

(省統計局等提供)

數據里看江蘇——

2023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超3.2%

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29元

2024年我省培育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400人 高素質農民11.5萬人

2023年全省共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54萬個 常住人口簽約率47.37% 重點人群簽約率80.73%

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計建成口袋公園2600余個

全省有備案博物館355家、美術館48家、公共圖書館118家、文化館111家

截至目前,江蘇共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66項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820人

只爭朝夕踏新程——

南通·通海港區

“四方來貨”通江達海

06:15 晨曦將天空染成一片金紅色,通海港區集裝箱堆場、碼頭燈火通明,開始新一天的忙碌。通海港區是南通市重點打造的現代化集裝箱港區和江海聯運樞紐港,在全國江河港口集裝箱碼頭排名第二。

鎮江·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

家門口做CT在小鎮稀松平常

08:41 衛生院一樓CT室,60歲居民張大叔正在進行肺結節復查,以往這項檢查需要跑到市區醫院才能完成。通過持續提升基層診療服務水平等措施,當地居民基層首診率達83.71%。

無錫·車聯網小鎮

“網聯智駕”從圖紙變成現實

08:52 正在工作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商用清潔機器人為園區提供服務保障。無錫加快打造全國領先的車聯網先導城市,“車路云一體化”讓“網聯智駕”從圖紙變成現實。

鹽城·黃海國家森林公園

斑斕水杉扮靚零碳景區

09:00 色彩斑斕如油畫般的水杉林海美不勝收,游客在這里與自然無限親近。瞄準打造世界級旅游度假目的地的黃海森林公園用綠色賦能低碳發展,創成全國首家“零碳旅游景區”,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常州·理想汽車制造基地

新能源產業好戲連連上演

09:26 生產車間內,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上演沖刺加速度。推動“新能源之都”全方位崛起,常州形成“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網聯”新能源產業生態閉環,正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高地。

徐州·徐工集團

鍛造大國重器也用“繡花功夫”

09:45 徐工重型裝配二分廠超大噸位轉臺工段的員工正在進行油路、電氣線路裝配工作。他們將超大噸位轉臺單元每條“脈絡”合理排布,確保與各零部件之間的串聯通暢,以保障產品發揮最佳性能。

淮安·京杭大運河淮安段

“黃金水道”帶來一派繁華

09:46 仲冬時節,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京杭大運河淮安段一派繁忙,貨船往返穿梭,保障著運河沿岸企業的生產。今年1—11月,淮安船閘、淮陰船閘共安全開放閘次5.6萬次,貨物通過量3.94億噸。

揚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聲光電助文旅強勢出圈

11:13 博物館內游人如織。乘坐“沙飛船”一覽運河兩岸繁華景象;漫步運河街肆開啟一場穿越時空之旅……這座講述大運河“前世今生”的博物館,憑借多樣化沉浸式體驗空間火速出圈。

泰州·中國醫藥城

醫藥城“添丁”更添質

11:17 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儀器生產組裝車間內,員工們正在進行儀器組裝。從一片農田到集聚全球1300多家醫藥企業,中國醫藥城走出一條拼搏創新的奮進之路。

宿遷·沭陽現代農業產業園

蝴蝶蘭“上網找新家”

12:10 在智能化溫室大棚蝴蝶蘭產區,電商主播通過直播銷售蝴蝶蘭,組盆技術人員進行造型組盆,保障按訂單發貨。近年來,宿遷市主動融入數字經濟發展浪潮,扎實推動“電商名城”建設。

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

古老街區展開魅力卷軸

15:17 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穿行在“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古老街區。這里是蘇州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史街區,街區以具有水巷特色的傳統街坊為主體,堪稱蘇州古城的縮影。

南京·南瑞集團

板件車間科創力涌動

16:04 智能制造生產線一派繁忙,該生產區共有12條板件生產線、5條裝置生產線,年產超過200萬塊板件。每一塊自主生產的板件都如同一張亮眼的名片,濃縮了南瑞走好產品升級之路的斐然成績。

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

“鋼鐵絲路”暢聯全球好物

16:22 滿載地板、家具、電梯、鋼管、汽車配件等“江蘇造”商品的中歐班列從基地發出。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落地的首個實體項目,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助力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不斷提速。

策劃:顧雷鳴

統籌:周賢輝

執行:許建華 郭新海 季鋮

記者:張宣 王巖 錢飛 艾培 楊頻萍 張韋 賁騰 陳雨薇 張濤

責編:李嘉豪 丁潔妍

版編:李寧凱

手繪:張曉貞 牛旭麗

制圖:司馬安芯 戴春陽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