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青山綠水背后有這么精彩的‘蝶變’故事!”11月28日,一場名為“青綠潑墨 共繪濱江”的主題活動在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梵音廣場舉行。南通大學藝術學院組織美術生赴江邊寫生的同時,邀請“老港口人”陳根林講述江港的前世今生。
狼山港曾是全國最大的硫黃碼頭。陳根林提供
從昔日滿是工廠碼頭的“工業銹帶”,到風景如畫的“生態秀帶”,五山濱江美景成為南通引以為傲的“城市封面”。一組組今昔對照圖直觀呈現的滄桑巨變,讓在場的00后們深感震撼。
陳根林和學生們一起在南通濱江公園采風。
“五色港”換上生態“新衣”
“你們眼前的風景是五彩斑斕的,曾經的狼山港也是‘五顏六色’的。”陳根林指著一張拍攝于2010年的照片介紹,黑的是煤炭、紅的是散糖、白的是化肥、紫的是菜籽,而最扎眼的是黃色的硫黃。“這里曾是全國最大的硫黃碼頭。盡管港口采取圍攔遮蓋、水噴霧等多種措施,但一到大風天,硫黃粉塵還是會被吹得滿天飛?!?/p> 2010年,狼山港舊貌。陳根林提供
陳根林退休前,在南通港口集團狼山港務分公司黨工部主管宣傳工作。對于港口輝煌的起步,他至今記憶猶新:1980年狼山港兩個萬噸級碼頭竣工通航,成為長江沿線最早擁有萬噸海輪泊位的碼頭。到2006年,狼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躋身全國沿海十大港口,成為南通蓄勢騰飛的“強引擎”。然而,隨著港口建設擴張、臨港產業集聚,長江南通段生態環境每況愈下。“早些年,五山周邊被‘散亂污’企業、棚戶區包圍,濱江地區也被碼頭、港區、廠房占據,硫黃、鐵礦砂等露天堆放,環境堪憂。”
濱江碼頭之變。彭常青 攝
69歲的吳湛打小就住在距離長江三四百米的臨江村?!靶r候,家門前一條清水河連著長江水,魚蝦特別多。”但隨著蘆葦灘被鏟平,沿江岸線上各類工廠、企業、倉庫林立,粉塵、噪聲、怪味讓村民苦不堪言。原本抬眼可見的江景消失了,清水河也變成臭水溝。
為響應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2016年,南通啟動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工程——搬走沿江犬牙交錯的“鋼鐵森林”,還江于民、還景于民、還岸于民。
濱江片區之變。彭常青 攝
仲冬時節,占地1080公頃的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疊翠流金,近20公頃的濱江花海宛如仙境。五山濱江美景于2021年獲評江蘇省首屆最美生態修復案例,每年吸引上百萬人次游客來此“打卡”。
陳根林給學生們講述江港的前世今生。
“江港嬗變的背后,藏著時代變遷和一代代人的努力?!蹦贤ù髮W藝術學院美術師范專業學生吳汶穎感慨道。
家門口“長出”森林公園
“如今,五山和長江就像鑲在我家的窗玻璃上!”吳湛頗為自豪地介紹。2018年6月,老吳與280多戶臨江村民拿到臨江家園的新房鑰匙。隨著濱江岸線逐步修復,這里也成了南通最“養眼”的江景房小區之一。朝南望,五山風光盡收眼底;向西看,花海景色四季變換。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成了臨江居民的“共享花園”。
吳湛對自家陽臺的視野特別滿意。
“清水河的魚蝦又多起來了!”空氣通透了,河水變清了,居民們明顯感受到身邊環境的新變化。五山濱江森林綠地覆蓋率由2016年的不足20%提高至80.8%。2019年至2023年,五山地區新增觀測物種37種,擁有動植物種類近千個,種群數持續增長。
軍山小洋港變遷。彭常青 攝
狼山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黨政工作局局長胡志剛介紹,生態修復保護工程自2016年啟動以來,搬走集裝箱和散貨碼頭,關停并轉“散亂污”企業,生產岸線蝶變生態岸線,“青綠江山圖”終于又回歸視野?!按a頭變成步道,廠房變成綠地,村居變成公園……這幾年變化是真大!”南通攝影師彭常青感慨道。
狼山港如今變身濱江花海。
10多年來,南京航空攝影師查志偉帶領團隊從5000米高空俯拍壯闊的揚子江。這些珍貴影像,清晰展現長江兩岸的綠色蝶變?!巴ㄟ^同一地點、不同年份的航空影像對比,可以看到2016年以來南通五山等地的滄桑巨變,岸綠景美的長江生態拼圖躍然眼前?!辈橹緜ソ榻B。
5000米高空俯瞰狼山港變遷。江蘇省金威遙感數據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接續繪就綠色生態畫卷
12月4日,南通通海港口,4艘貨船??看a頭,拖運卡車排起數十米長隊,與頭頂上的“大家伙”——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默契配合,快速完成裝卸作業?!岸褕錾系募b箱五顏六色,忙碌的場景好像流動的五線譜。”攝影愛好者錢咸華生動地描述這一場景。
如今的南通通海港口。
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永健介紹,今年1至11月,通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78萬標箱,同比增長47.7%。而通海港口早已實現調度系統智能化,后續將引入無人駕駛系統,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加快打造智慧綠色、江海聯運的現代化樞紐強港,更好地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生態恢復不易,保護更要精益求精。2021年起,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工作向微觀層面深化。為古樹名木辦理“電子身份卡”,布設生物多樣性觀測點,安裝長江江豚聲學監測設備,編撰《植物圖譜》《鳥類圖譜》,啟動“江豚灣”保護與開發項目……如今,漫步五山濱江,邂逅江豚已不算稀奇事。
狼山腳下變遷。彭常青 攝
“總書記點贊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說出了我們老百姓的心里話!”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時的話語,讓在場聆聽的吳湛記憶猶新。他表示,要將這里發生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當好生態宣傳員、公益志愿者。
吳汶穎畫作 《共創五彩濱江》
幾天后,吳汶穎的新作出爐。畫面上,五山風光秀美,港口運輸繁忙,一江碧水川流而過,流過昨天,穿越今天,奔向新的未來。
總策劃:雙傳學 顧雷鳴
策劃:田梅 王世停
統籌:肖勇 涂珂 張筠
文字:賁騰
攝影:張筠
攝像:王詩宇 曹凱琪 李世杰
剪輯:胡楠 王詩宇
AI生成:王詩宇
美編: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