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來活兒了,上海一客戶訂購100斤蕎麥面……”12月26日中午,泰州市姜堰區蔣垛鎮許橋村黨總支副書記陳鑫剛結束手機直播,便匆忙與村民對接訂單。
“我每天擠出中午、晚上4小時直播,賣本地特色農產品,這一單能賺1300 元。” 陳鑫難掩喜悅,翻開寫滿奮斗足跡的賬本“曬”成績,月收入少則7000元,多則超萬元。一部手機,成了連接城鄉供需的“新農具”;直播帶貨,變身開啟增收大門的“新農活”。自2022年踏入直播領域,陳鑫的堅守,為許橋村村民拓寬了致富之路。
如今,在姜堰,像陳鑫這樣從“鄉播學院”畢業的1200 多名90后,已然成長為懂技術、善經營、精直播的鄉村振興生力軍。鄉村振興,人才是“牛鼻子”。姜堰區充分挖掘90后新生代的資源優勢,全方位整合各方資源,傾力培育直播人才梯隊,讓鄉村與廣闊市場緊密相連、血脈相通。
為給鄉村青年成長“架橋鋪路”,姜堰區打出一套“組合拳”。一方面,緊緊依托農村電商產業園、農產品加工企業、網創基地等既有優勢平臺,凝聚各方力量,為青年主播量身打造涵蓋技術指導、資金扶持、品牌搭建、場地提供等在內的“一站式”貼心服務。另一方面,以培訓為“燃料”,助力青年主播“能量滿格”。
梁徐街道巧用“興梁尖兵”年輕干部培訓班這一“練兵場”,扎實推進電商人才技能培訓。今年已成功舉辦4期線下培訓,60多名青年受益。通過“黨員帶群眾”“師傅帶學徒”的傳幫帶模式,邀請專業電商直播平臺現場“把脈問診”。周埭社區 黨總支副書記吳遠軍在街道的支持下,于今年上半年創立“堰上周埭”鄉村直播間。他緊跟四季農時,精準甄選特色產品,姜堰薄脆、陽光玫瑰等特產一經上線便銷售火爆。“以往本地農產品銷路單一,批發收益微薄,直播帶貨砍掉中間商,村民口袋鼓起來了。”吳遠軍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近年來,“鄉村振興師”在姜堰區強勢崛起,背后離不開“堰上英才培訓”的堅實托舉。姜堰區通過專題培訓、實地調研參觀、集中學習研討等多元形式,為1200余名青年注入知識能量,精心鍛造出一支30余人的“青堰星主播”精銳隊伍。與此同時,注重因材施教,組織學員走進“網紅大咖”直播間“拜師學藝”,學習農產品從直播推廣、銷售成交到售后運維等全鏈條運營 “秘籍”,助力青年主播開闊眼界、提升實力。
姜堰區張甸鎮人大代表李云平在當地小有名氣,他牽頭成立“甸上云”人大代表工作站,聯合12名“多面手”鎮村干部,與本土品牌“甸上人家”深度合作,打造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鏈條。整合區域內直播間資源,帶動鎮村干部、種養大戶化身“帶貨主播”,常態化開展電商直播,將本地優質特產推向全國,與商超、機關團體建立穩定合作。去年,“甸上云”平臺農產品銷售額一舉突破400萬元大關。
不僅如此,姜堰區還巧借活動東風,助力90后村干部加速成長。今年7月,舉辦“數實融合·我行我 SHOW”—— 泰州市第三屆電商直播大賽姜堰區海選,挖掘本土直播人才。10月,推出“青耘中國秋收碩果”直播助農活動,充分激發90后的活力與創造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內生動力。
在“鄉播學院”的培育下,姜堰區的90后們交出亮眼答卷:創成省級電商示范鎮1家、示范村(社區)5家、示范基地1家、示范企業2家,2023年網絡零售額接近17億元,同比增長7.2%。這些年輕力量扎根鄉村,用智慧與汗水詮釋著鄉村振興的時代擔當,他們是鄉村發展的“破局者”,更是未來的希望之光,照亮了姜堰鄉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