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南京溧水:以高質量現代農業產業建設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南京市溧水區聚焦現代農業發展,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模式、強化科技支撐等舉措,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能級、增強產業競爭力,以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現代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現代化賦能 “一粒米”撐起“大產業”

秋收冬藏。今年秋收,溧水區29.61萬畝秋糧顆粒歸倉,作為溧水區主導產業之一的稻米產業穩健有序發展,今年水稻種植面積達25.89萬畝,總產約15.11萬噸。

“一粒米”何以撐起“大產業”?打造好產量、好品質、好品牌的現代化農業產業是關鍵。

走進全國首批以水稻全產業鏈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強鎮——溧水區和鳳鎮,蟹肥菊黃,稻谷滿倉。近年來,圍繞“增產、優質、綠色、增效”的目標,和鳳鎮持續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片、穩產高效“噸糧田”、單產提升、高產競賽等建設。和鳳鎮農業服務中心俞同軍告訴記者,目前全鎮以“南粳46”“南粳5055”等為主推品種,示范推廣“武科粳7375”,農業機械化水平達90%,規模化種植超九成。

溧水大米的好品質,還得益于產學研合作下的科技賦能。和鳳鎮目前建有“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博士工作站”、王才林研究員“首席專家工作站”等6個稻米科技平臺,技術人員從育種到收獲全程跟蹤服務。

好品質塑造好品牌。按照“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和鳳鎮推動稻米優質化、標準化、訂單化、品牌化。目前已形成“道好”“晶健”“吳谷道”“湫湖”等一批較有影響力的稻米品牌,優質大米品牌占全市“半壁江山”,今年年初,溧水大米獲評“江蘇好大米”特等獎。

產學研融合 農業生產插上“智慧翅膀”

不止大米,依托南京國家農高區這一全國首批、長三角唯一的國家農高區,溧水區將農業科技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走進位于溧水區東屏街道的南京金色莊園,草莓園內一道道高約80厘米的高壟有序排開,頂端懸掛著一條條草莓藤蔓。傳統的地栽草莓壟高一般在20—30厘米,采收時需要彎腰伏地,費時費力。在南京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專家的指導下,金色莊園引進了高壟壟砌與肥料自動噴灑技術,既有利于通風采光與管理,也讓草莓采收輕松省力。

產學研融合發展,目前,溧水區已聚集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建有國家及省市科研平臺100多個,匯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00多名,累計承擔農業科技項目370多項、取得農業科技成果850多項。

今年12月10日,以“深化校地合作 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的南京國家農高區高質量發展對接交流會在溧水區舉辦。活動中,南京國家農高區與華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簽訂校地合作協議,重點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未來,緊扣‘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示范區、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振興鄉村樣板區’定位,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在溧水區的轉化落地和應用。”南京國家農高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業鏈延伸 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特產,一方特產帶來一方民富。現如今,在科技賦能下,溧水區已經形成了以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現代茶、藍莓、草莓為主導的“3+2”特色農業產業鏈,為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溧水區走出了一條從“賣農產品”到“賣風景”的道路。

50e46d0257ce5c3f363345719973673d_20241227160049730


    溧水區晶橋鎮聚焦螃蟹、林果產業,全力打造“五彩鄉村旅游節”,推出春嘗鮮、夏采果、秋品蟹、冬圍爐等四季旅游系列活動,全方位植入以紅色研學、戶外休閑、親子采摘等為主題的體驗式多元旅游業態,打響“五彩晶橋”鄉村旅游品牌;和鳳鎮圍繞稻米產業鏈,結合西部石臼湖風光帶開發、東部稻田文化展示,連續多年舉辦和鳳駱山大龍民俗文化展演、烏飯會市集、豐收節等活動,實現稻米與旅游的有機結合……

通過持續拓展農業產業休閑、文化、旅游功能,溧水區越來越多的傳統農業企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轉型發展,推動產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民房變民宿,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旅游增色,迸發出全域鄉村旅游的新活力,助力鄉村振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